一個人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出怎樣的成績,能為百姓帶來多少切實的好處,關鍵不在於這個人的能力是否卓越,也不在於硬件條件是否優越,關鍵在於他是否竭盡全力。一個人隻要竭盡全力,即使他所從事的隻是簡單平凡的工作,即使他的能力並不突出,即使條件十分有限,他仍然可以在工作中創造出驕人的成績。
24歲的海軍軍官卡特,應召去見海曼·李特弗將軍。在談話中,將軍非常特別地讓他挑選任何他願意談的題目。
當他好好發揮完之後,將軍就總問他一些問題,結果每每將他問得直冒冷汗。終於他開始明白:自己自認為懂得很多的那些東西,其實自己懂得很少。
結束談話時,將軍問他在海軍學校學習成績怎樣。他立即自豪地說:“將軍,在820人的一個班中,我名列59名。”
將軍皺了皺眉頭,問:“你竭盡全力了嗎?”
“沒有。”他坦率地說:“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的。”
“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將軍大聲質問,瞪了他許久。
此話如當頭棒,給卡特以終生的影響。此後,他事事竭盡全力,後來成為美國總統。
在對待關係到群眾利益的事情時,我們也應該像總統卡特這樣,積極主動地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如何做到“為人民服務”,關鍵不在於學曆和能力,而在於你是否盡了全力。如果你不全力以赴地去為群眾解決問題,就無法在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中央新聞聯播曾報道了一個這樣的先進人物事跡——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湯儉民。25年如一日,湯儉民潛心研發推廣優質水稻品種,每年為農民增收三億多元。
在中稻栽植的關鍵時期,一大早,湯儉民就來到他的幫扶對象農民家裏,手把手教他優質香稻的栽培和田間管理技術。村民馬勇華說:“老湯指導我去年種了5畝香稻,純收入5000元,在今年的基礎上我又擴大種植麵積,可以賺三萬元。”
1980年,湯儉民從孝感農校畢業後,在農科所當上了一名農技推廣員。為創新水稻品種,他曾五下廣西,四渡海南,常常冒著高溫酷暑泡在田裏選種,每個品種的試驗往往得重複上萬次,這樣的工作他一幹就是25年。
湯儉民的妻子嚴文鳳曾勸道:這份工作太累了,要不你改行吧。而他卻回答道:做什麼工作都要為別人民服務到底!
一年365天,湯儉民有300多天在農村跑,一年能騎壞6輛自行車,每年都要幫助群眾近2萬人。由於長期在稻田裏工作,他感染血吸蟲病已有8年,並引發了慢性膽囊炎等疾病。有一次,他在知道孝南區毛陳鎮村民胡子峰時,正值三伏天,氣溫高達39度,在稻田裏指導村民打完農藥,他突然肚子痛得很厲害,但他堅持不去醫院,硬是趴在田埂上指導胡子峰把農藥打完。
湯儉民說:“農民需要好的種植技術,隻要能夠為他們帶來好處,我一定會盡全力去做。”
盡全力去做,是高度負責的具體表現。一個人無論是做政府工作還是從事其他職業,都應該全力以赴,達到目標和結果,這是工作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工作中永遠沒有捷徑可走,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很多人工作沒有做好,遭到領導批評還一副委屈的模樣:“我已經盡力了啊!”殊不知,做任何事情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不能僅僅盡力而為,而必須全力以赴才行。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追求盡善盡美,不給自己留絲毫鬆懈的餘地,那麼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無論我們處於怎樣平凡底層的崗位,都能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我們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如果一味地應付工作,你就永遠得不到他人的認可,也得不到機會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