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居委會的老羅耀權今年已經93歲了,他和老伴住在低矮、陳舊的瓦房,生活無依靠,沒著落,由於年邁力衰,連到鎮民政辦領低保、救濟糧都很困難。因此,梁啟波每月按時給其送去低保金和救濟大米,確保其有飯吃。2003年,梁啟波又牽頭發動捐款,籌集了8000多元,為其新建40多平方米水泥磚混結構的新房。老人在門口貼上一幅自己寫的對聯:“德重如山賜人民,黨恩似海天下知”,橫批是“共產黨萬歲”。羅耀權老人說,在他心裏,阿波就是最好的共產黨員,代表了共產黨的形象。

梁啟波的生活實際上也非常困難,他父親於1994年突發腦溢血病癱瘓在床,3年後去世。父親治病,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大筆債。俗話說“禍不單行”,此時梁啟波的媽媽也深受類風濕病痛的折磨,生活幾乎不能治理,他自己也得了鼻咽癌,兩次入院治療、化療,花去了親人資助的醫療費近10萬多元……

盡管如此,梁啟波從來沒有主動要求單位報銷醫藥費,上級和社會各界給他的慰問金,他也常常拿去接濟困難群眾。2005年春節,玉林市總工會給他1500元慰問金,但他看到一戶殘疾特困戶建房有困難,便拿出500元接濟。梁啟波雖然缺錢,但從不取不義之財。一次,他分管的一個建設項目竣工後,承包方為了感謝他,硬塞給他一個3500元的紅包,在多次退回未果之後,他如數上交。

一些親朋好友經常找梁啟波要求“方便”和“關照”,但他總是堅持該給的一分不少,不該給的一分也不給。群眾都說:“阿波辦事,我們一百個放心”。有些朋友經常對他說:“你做民政工作,手中有權有錢,自己也需要救濟,應該多為自己考慮一點。”梁啟波說:“這些錢是救命的錢,糧是養命的糧,我拿了一分一粒,上對不起黨,下對不起群眾,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從事民政工作10多年來,經梁啟波發放的款項近400萬元、糧食60萬多斤,他做的每筆錢糧賬目清清楚楚,絲毫不差。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近年沙塘鎮民政工作多項主要指標完成率達100%。梁啟波守住了清貧,守住了正直,也守住了責任,守住了一個基層民政幹部的職業操守。

可以說,不隻是民政工作者要堅守自己職業操守,任何一個國家公職人員都必須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但是,怎樣才能堅持你的職業操守呢?其實並不難,無非是認認真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從理論上講,職責是職權與責任的統一,職權是落實責任的基礎,責任是完成職權的必然需求。因此,沒有人可以隻享職權,而不履行相應的責任;也沒有隻承擔責任,而不享有職權。對於公務員來說,有多大的職權,就必須承擔多大的責任。而隻有你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才能說你堅守了自己的職業操守。

總之,責任既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既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人人都需要學習的文化。隻有在全社會形成勇於承擔責任的文化氛圍,大家才能自然而然地富有責任感,才能隨時隨地地注意自己是不是盡到了責任、落實了責任。公務員作為國家的代表,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真正把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來,把優秀的職業操守帶到工作中去,這樣才能對社會上其他人產生影響。當全社會的人都能夠承擔起自己的應有的責任的時候,我們的國家也就變得和諧了。

道不正,術難行——玩弄心術隻會玩掉前途

有不少公務員認為,升遷的唯一途徑就是讓領導喜歡,於是他們便在工作中大玩心術,想方設法通過自己的種種自認為高明的方法來贏得領導的認可。殊不知,在任何一個社會,最終都要靠實實在在的能力說話,玩弄心術的人隻會把前途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