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看了看時間已經下班了,他知道這位縣委書記一會兒還要和市領導談話,便說:“您把電話留我,我現在就去給您辦。”縣委書記點了點頭,把電話留給劉明,轉身就走了。劉明找好旅館又回到了市委,等了很久也不見縣委書記出來,正當他準備回家的時候,縣領導打電話過來了,問他旅館找得怎麼樣了。原來,領導談完話又出去辦別的事了。
劉明把領導安排好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領導心裏覺得非常抱歉,問他有什麼需要自己幫忙的。劉明說:“這是我的工作,哪能做了本職工作還要向領導格外要報酬的。”劉明給這個領導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後來每次來市裏開會都要找他聊聊,並且還多次在市領導麵前提到他,說他很會辦事。不知是這位領導的話起到了作用,還是劉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認可,他很快便得到了提升。幾年之後,縣委書記成了市長,劉明的仕途更是一帆風順了。
由此可見,要創造自己的生活,必須學會主動工作。那麼,什麼是主動工作呢?主動工作就是沒有人要求、強迫,不需要監督,自覺而出色的完成任務。學會主動工作是一個漸進過程,需要吸收別人的成功經驗,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依靠努力不斷地探索。
主動工作要求我們必須主動去想問題。凡事預則立,做工作不光要有周密細致的計劃,還要求我們隨機應變,根據現場狀況,考慮計劃是否會出紕漏、是否完善。考慮幹工作更好的辦法、更好的效果,如果說計劃是有前瞻性的“想”,那麼這裏的“想”則是隨時隨地,針對情況做出的反應。
主動工作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工作計劃。工作要有前瞻性,有計劃、有步驟。俗語說得好,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把想放在第一位,幹放在第二位,想過之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幹,才會成功,可見計劃的重要性。考慮周全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不僅有章可循,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動工作要求我們必須主動去做。好的經驗來自曆練,幹好工作才是根本,才是學會主動工作的核心內容。沒有人可以依靠單純的想象就能把事情做好,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尋找好的方法去幹工作、去幹事情。必須眼勤、嘴勤、腿勤、腦勤、手勤,多學習、多讀書、多看報、多總結積累經驗教訓、多掌握國家方針政策。
主動工作要求我們必須主動承擔責任。公務員的工作紛繁複雜,必須有責任心,主動承擔責任,為領導分憂解難,讓領導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科學決策。我們要主動做好每一件小事,勤於做好工作崗位上的日常事務,在平凡瑣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阿爾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在短短的時間內風靡了世界。這本書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看完這本書非常驚歎:“這本書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說了。”“我尋找那些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一員。那些不需要人監督而且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的確,主動的人能改變世界!隻要我們主動,我們就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我們不能再把命運交給別人安排,不能消極地等待機遇的降臨。凡事都去主動爭取吧,那樣我們才能有所收獲。如果我們消極被動,那麼繼續工作的機會,不斷接受培訓提高能力的機會,被委以重任的機會都將遠遠地離開我們!我們在主動工作中可以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漸漸地你會欣喜地發現,即使你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即使你不是海歸派,但你依然可以非常優秀!
恪盡職守,別給責任找借口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不管你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願承擔責任,想把它轉嫁給別人。一旦我們養成了找借口的習慣,我們的責任心也就慢慢消散了。因此,我們要拒絕借口,任何事情隻要在自己職責範圍之內,就要想辦法盡快落實。
在工作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這些借口在我們的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而又堂皇。分析起來,我們經常聽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他們做決定的時候根本沒爭取我的意見,所以這件事跟我沒關係。”——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