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魏格納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假說認為,在距今2億年前的中生代之前,地球上隻有一塊龐大的原始陸地,叫做“泛大陸”,周圍是一片汪洋。到後來,由於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離心力的作用,泛大陸開始分崩離析,猶如浮在水上的冰塊,不斷漂流,越漂越遠。從此,美洲脫離了亞洲和歐洲,中間留下的空隙就是大西洋;非洲的一部分和亞洲告別,在漂離的過程中,它的南端有偏轉,漸漸與印巴次大陸脫開,誕生了印度洋。
為了使上述假設能成立,必須進行驗證。魏格納通過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和生物學、古氣候學和大地測量學五個方麵進行驗證,最後確立了“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提出並創造了“大陸漂移”的理論,運用的就是假設思維。
智慧進階:假說思維法的操作步驟與遵循的原則
假說思維法,顧名思義,它的運用和操作有一定的步驟,即假設和論證。
假設是假說方法的第一步
這就是說,在提出假說之前,研究者、行為者為了回答特定的問題,就要先圍繞問題收集相關的、為數不多的事實材料和已有的科學原理,然後調動自己大腦中已有的知識,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及分析問題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對要求被回答的問題的規律和本質提出初步的推測和假定,即提出假設。沒有假設就不可能有科學假說。這裏的道理很簡單。
例如,“羅斯福新政”出台之前,羅斯福及其智囊人物必須先分析現有經濟政策存在的問題、帶來的消極後果,然後,根據已有情況推測經濟發展的趨勢,提出自己的經濟政策假設,即如此這般的經濟政策也許能拯救美國經濟蕭條的局麵。
隻有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才能再一步步地去充實、論證它,從而形成科學假說——“新政”的基本輪廓。所以說,“假設”是假說的胚胎,也是它最初的努力方向。
論證是假說的第二步
假設的提出不等於假說的形成,況且假設是初步的猜測和假定。研究者、行為者還必須利用有關理論和盡可能多的經驗、事實、材料,進行廣泛的論證。這樣,一方麵可以充實假設,另一方麵可以修正假設,使其趨於合理。
比如,我們在研究社會發展時,根據已有的資料和知識可以提出“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這一假設。但在此後,我們就要搜集大量的事實和理論,以支持或修正我們的假設。然而,論證離不開演繹,論證就是運用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演繹方法,把握被研究對象的特點、結構、發展的動力和具體方式,以豐富假設,從而使假設變為科學假說。
假說的形成和運用具有很大的創造性,顯示了思維主體的自覺能動性。這裏不存在機械性規則,但是,卻有一些必須遵循的方法論原則:
解釋原則
這是指假說同已知事實的關係。假說是依據已知事實提出的,它必須同這些事實相符合,並能夠說明和解釋這些事實,不得與事實相衝突。如果假說同事實相背,就要修正假說。
科學原則
這是指假說同已知的科學理論和觀點的關係。假說或是對已有理論的反叛,或是對已有理論的修正、創新。但是,假說不等於無原則地拋棄已有理論,對已有理論中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並在現實中仍然有效的部分應當保留,作為它的內容的一部分。
簡單性原則
這是指假說與邏輯的關係。一個好的假說要盡可能地在邏輯上簡潔明了,盡可能地解釋和符合更多的事實和客觀對象,即假說要有很大的內存量,這樣,假說的科學性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