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互補思維法(1)(2 / 2)

對手究竟是什麼?也許在許多情況下,對手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人。也許你要感謝一個個給你帶來麻煩甚至是痛苦的對手,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長。

將對手看成是朋友,將每一次指責與批評都看成是改正的良機,這也許才是最佳的成功之道。

智慧啟迪:在困頓中崛起

(1)疾病也不完全是壞事。人生有風調雨順的時期,也有坎坷泥濘的時期。越是在困難中把一切向良好的發展方向去設想的思維方式,越是必不可少的。

不少人對自己的出身、經濟狀況、境遇等不滿意、不知足,隻注意到自己不擁有的東西,並以為缺少的東西是導致自己事事不順的原因。另一方麵,成功者認為自己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走出逆境。也就是說,對於各種考驗和逆境,從“正”“負”兩個方麵去考慮,有“正”的影響也有“負”的影響。其實,考驗和逆境本身並不能說是好或是不好,怎麼接受、怎麼思考、是往“正”的發展方向去考慮還是往“負”的發展方向去考慮,這些才決定了你的人生道路。

應該認為,出身清貧是機遇;

應該認為,在逆境中長大是機遇;

應該認為,患病也是機遇;

甚至應該認為,所有的愚弄、挫折或危機都可能是機遇。

當時,也許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事情過後重新分析時,就會發現在很多時候挫折或危機正是大飛躍或大發展的開端。

因此,不要簡單地認為挫折、疾病等人生中遭遇的各種危機都是令人討厭的,應該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你一定要相信,人生中每一次經曆都具有某種深刻的含義,所以,即使看上去是“負”麵的事情也應該往“積極”的發展方向去設想。

如果出生在一個殷實人家,每一天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後天便很難產生諸如“我痛恨我討厭貧窮,我要取得大成功”之類的野心;更難激發奮鬥精神,諸如“樹立遠大的目標”,並且“隻要能夠實現我的目標,不論如何艱苦我都不怕”。

相反,在出身貧寒、沒有良好的環境或者身體虛弱、疾病不斷的孩子們中間,常常誕生大實業家或聞名世界的一流偉人。這表明,他們為了擺脫自己不利的處境而產生了勃勃的“野心”。

俗語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什麼導致不幸、什麼產生幸福,不可預知。因此,不論在任何時候,一定不要絕望。要相信,挫折和疾病正孕育著將來取得成功的種子。

但是,人們在尋求幸福的同時,常常又以遠離幸福的“消極”式思維處理問題。把事情往壞的發展方向、“消極”的方向考慮的話,結果必然是不斷地感到不平、不滿、擔心、恐懼,最後因積鬱成疾而將身體搞垮,而且,還哀歎什麼“為什麼隻有我一個人如此之不幸、如此之困苦呢?”

特別是在被病魔糾纏或者身陷絕境時,你必須竭力進行積極思維,沒有其他解決方法比這更為有效。這種思維是沙漠中的綠洲,隻要來到這片綠洲每一個人都會增強生命力,煥發熱情,絕處逢生。

一個人在漫長的一生中會遭遇各種各樣、許許多多的危機,這時,如果對未來感到絕望以致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的話,那麼就再也無法爬起來了。

在危機時感到絕望,原因在於對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評價過低,不能夠把事情往好的發展趨勢上考慮。這種消極式思維法無法令人產生出衝破銅牆鐵壁的強大的能量。意誌消沉、喪失幹勁就等於把自身擁有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裏。

取得成功的人在危機降臨時依然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坦然對待。

(2)貧困正是機遇。疾病、挫折、貧困等逆境能鍛煉一個人的意誌,培養一個人的韌性,同時點燃一個人奮發圖強的鬥誌。

調查一下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們的過去,就會發現他們都曾經經曆過令一般人感到絕望的貧窮和痛苦,同時他們又是在這個時候掌握了取得成功必備的能力。因此,即使痛苦時,也要以積極式思維向前看,努力前進。成功或收獲的過程越難、越艱苦,達到成功或收獲時的激動會越強烈。如果想要品嚐“天生我才必有用”、“這輩子總算是沒白活一場”這樣一種最深最強烈的激動之情,在此之前必然要曆經艱難困苦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