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兩麵思維法(1 / 2)

世上萬物的“整個邏輯都是從前進著的各種對立中發展起來的”。對立事物間具有統一性,形式上的分歧其實掩蓋著內容上的相通。

智慧經典:袋鼠與籠子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麵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30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都跑到外麵,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公尺。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其中的奧秘在於管理員隻想到了增加籠子的高度,而沒有想到關門。

智慧啟迪:詭辯

兩個15歲的學生找到他們的希臘老師問道:“老師,究竟什麼叫詭辯呢?”老師稍微考慮了一下,然後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裏來做客,一個人很幹淨,一個人很髒。我請這兩個人洗澡,你們想想,他們兩人中誰會洗呢?”

“那還用說,當然是那個髒人。”學生脫口而出。

“不對,是幹淨人。”老師反駁道,“因為他養成了洗澡的習慣;髒人卻認為沒什麼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誰先洗澡了呢?”

“幹淨人。”兩個學生改口道。

“不對,是髒人,因為他需要洗澡。”老師又反駁說。然後再次問道:“如此看來,誰洗澡了呢?”

“髒人!”學生喊著重複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錯了,當然是兩個都洗了。”老師說,“幹淨人有洗澡的習慣,而髒人需要洗澡。怎麼樣,到底誰洗澡了呢?”“那看來就是兩個人都洗了。”兩個學生猶豫不決地回答。

“不對,兩個人都沒洗。”老師解釋說,“因為髒人沒有洗澡的習慣,而幹淨人則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們究竟該怎樣理解呢?”學生不滿地說,“你講的每次都不一樣,而又總是對的!”

“正是如此。你們看,這就是詭辯!”

智慧進階:什麼是“兩麵神”思維

古羅馬的門神有兩個麵孔,同時朝向兩個相反的方向,人們把它叫做“兩麵神”。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康涅狄大學的行為科學教授A·盧森堡在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曆史、論文等進行深入研究,以及對當時仍在世的一些科學巨匠進行長達1665個小時的直接交談後,借用古羅馬門神的名稱提出了一個有關創造性思維的嶄新概念——“兩麵神”思維方法。他認為,愛因斯坦憑借凡人的頭腦創立極為抽象的相對論模型,其“核心秘密就是愛因斯坦爐火純青地運用了‘兩麵神’思維這一獨特的創造性思維方法”。

“兩麵神”思維的過程大致包括:

一是積極地構想出兩個或更多並存的事物,倘若把這些事物合並成一個事物即能產生創造性的新發現。

另一方麵,如果把同樣起作用、同樣正確,但彼此完全對立的概念、印象和思想統一起來,也會產生創造性的新發現。

智慧進階:“兩麵神”思維的運用

愛因斯坦運用兩麵神思維引出相對論學說

愛因斯坦在發展相對論學說過程的思維曾被他本人稱為“一生中最愉快的思維”,這一思維實質上就是“兩麵神”思維。《居裏夫人傳記》中的一段記述對此能給予間接的說明:“1913年夏,居裏夫人攜女兒與作為科學界朋友的愛因斯坦一道去瑞士東部的昂加地納旅遊。當他們沿著懸崖陡壁抵達一個山頂時,愛因斯坦突然喊道:‘夫人,你指明了我需要知道的,即當一個升降機墜入空虛的時候,乘客將會出現什麼事……’”

這一如“杞人憂天”般的表演,使在場的孩子們哄然大笑。然而,他們哪裏知曉,此舉是引發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的契機,愛因斯坦此時頓悟出了驚人的科學奧秘,即升降機裏的重力感覺恰恰是重力加速度上升時的慣性所引起的,就像電場是電磁感應產生的那樣,引力場也隻是相對地存在。因此,對於一個從高處自由落下的觀測者來說,在其下降期間是沒有引力場的;反之,當他在沒有引力場的空間裏,乘坐以重力加速度上升的升降機加速上升時,定會受到與生活在地球上一樣的引力的作用,但本人將毫無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