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買了一箱精美昂貴的瓷器,想要找一個腳夫幫忙送到他的店裏,希望日後再以高價轉手賣出去。
他找到了猴子,神氣兮兮地對猴子說:“我需要一個動作靈巧、輕手輕腳的家夥,才不會把我這箱寶貝瓷器弄壞。我看你還可以,你願不願意跑這一趟?”
“酬勞怎麼算?”猴子直截了當地問。“我給你兩個選擇,一串香蕉或者是三句寶貴的真理。”猴子一聽,立刻就想拒絕,不做這趟生意,但是轉念一想,唉,經濟不景氣,生意已經很難做了,難得有生意上門,還是勉強做做吧;猴子接著又想,一串香蕉實在沒什麼了不起,如果能知道三句寶貴的真理,或許能使他茅塞頓開,搞不好人生從此改觀也不一定。
“好吧,我要三句寶貴的真理好了。”“嗯,算你還有點兒慧根,這的確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獅子表麵上說得一本正經,其實內心十分高興,因為這樣就等於他一毛錢也不必花了。
“哈哈,就有這麼多的傻瓜,這麼容易就上當。”獅子一方麵在心裏暗暗地這麼想,另一方麵,他真是太佩服自己了,他覺得自己真是太聰明了。
生意談妥,猴子把那箱瓷器扛在肩上,就跟在獅子後麵上路了。
走了一段路,猴子氣喘咻咻地說:“先生,我累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他們在一棵大樹下坐下來。猴子要求聽第一句寶貴的真理。
“好,你聽著。”獅子看起來十分道貌岸然,果然是一副正要敘述真理的表情。
猴子則十分恭敬地說:“先生,請說吧,我會仔細地聽。”獅子說了:“金錢不是萬能,但是,如果沒有錢,萬萬不能!”
“啊!”猴子失望地叫起來,“這個我早就知道了呀!”
“可是這的確是真理,對不對?”獅子強調著。
猴子歎了一口氣,扛起東西,跟著獅子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一段,猴子又要求休息,並且聽第二句真理。“剛出生的小寶寶,總是整天哭個不停。”“這算什麼呀,”猴子嘀咕著,“我養了六隻小猴子,還會不知道嗎?”
走著走著,轉眼已經快來到獅子的商店,猴子要求最後一次休息,並且聽最後一句真理。
“希望這一句真能值回票價。”猴子滿懷期望地想著。“你聽好,我要說了,”獅子鄭重其事地說,“說的比做的容易,說的又比唱的好聽。”猴子一聽,氣得火冒三丈。他現在終於知道自己上當了,早知道倒不如要那一串香蕉!
“先生,我也奉送你一句真理,”猴子氣呼呼地說,“瓷器很容易被打碎!”
說完,就把整箱瓷器狠狠地砸在地上,把裏麵的瓷器統統砸碎了。“啊!你!你!”獅子憤怒地大吼一聲,就朝猴子撲過來。動作敏捷的猴子卻早一步跳上了樹,爬得很高,並且冷冷地對獅子說:“再免費送你一句真理吧,猴子永遠是爬樹高手!”
童話隨想
世間到底有多少真理呢?恐怕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吧!真的,如果你仔細想一想,把你從小到現在所學到的真理統統一條條地列出來:“沉默是金”、“一樣米養百樣人”、“滾石不生苔”、“無欲則剛”……你會發現,你所學到的真理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多!——但是,知道真理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尋求真理一定要求助別人嗎?
那些自命精明的人永遠都能得逞嗎?別忘了狗急也會跳牆的(這也是一個真理)!被欺負的人、被占盡便宜的人,有時也會反擊的。
這個故事是改寫自一則非洲的兒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