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新生(1 / 1)

冥王普魯同這幾天非常頭痛,因為陰曹地府接連來了兩個年輕人,不斷地哭泣,哭得普魯同都快煩死了。這兩個年輕人長得都很俊美,都是年紀輕輕就因意外而死。

一個名叫費頓,他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兒子。在第一次和阿波羅見麵的時候,阿波羅慈愛地對他說:“兒啊,你有什麼願望嗎?盡管說出來,不要怕,我一定會讓你如願的,我以守誓河為憑答應你。”

沒想到,費頓開口要求的竟是:“太好了,我想嚐嚐駕駛您太陽馬車的滋味,一定很過癮!隻要讓我駕駛一天就好!”阿波羅雖然明知費頓是不自量力,但既然剛才說不管費頓要求什麼,他都會讓他如願。話既已出口,就連神祇也不能反悔。結果,阿波羅隻得眼睜睜地看著費頓因駕駛不了太陽馬車,而活活地被摔死。

費頓的一縷英魂來到地府之後,就終日哭泣,不斷悔恨交加地說:“早知如此,我一定不會這麼魯莽的!”

另外一個年輕人名叫伊卡魯斯,他的父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建築師鐵達勒斯。除了建築,鐵達勒斯還擅長各種發明和機關設計。不久前,鐵達勒斯和伊卡魯斯由於得罪了麥諾斯國王,而被關進一座迷宮。

“哼,把你們關在這裏,諒你們插翅也難飛!”麥諾斯國王自信滿滿地說。

沒想到,聰明的鐵達勒斯竟為自己和伊卡魯斯各做了一對膠質的翅膀逃亡。

出發之前,鐵達勒斯再三提醒伊卡魯斯:“記住,千萬不要飛得距離太陽太近,否則,膠質被太陽融化之後,翅膀就會脫落……”

“知道啦,您講過好多次啦!”對於父親好心的叮嚀,伊卡魯斯隻覺得囉嗦。然而出發之後沒多久,他因為隻顧耍特技或一味追求飛翔的快感,竟不知不覺距離太陽太近,等到發覺大事不妙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他的翅膀脫落,人也筆直地從高空摔落到海裏,活活地被淹死。

伊卡魯斯來到地府之後,也成天在冥王普魯同的跟前哭泣,活像念經似的不斷哀怨地說:“早知如此,我一定會聽父親的話。”

費頓和伊卡魯斯都哭得這麼傷心,所表現出來的悔意又是這麼樣的真切,再加上——他們倆實在是太吵啦,吵得冥王普魯同的耳根發麻,大腦呆滯,真是難受極了。

“夠了!夠了!”普魯同大吼道,“我實在是受不了啦!好吧,看在你們勉強都還算是有為青年的分上,我就再給你們一次機會,讓你們複活吧!”

“真的?謝謝!謝謝!”費頓和伊卡魯斯都感激得幾乎要喜極而泣。

“不過,”普魯同說,“新生之後,你們兩個要互相掉換,費頓去做伊卡魯斯,伊卡魯斯來做費頓,看看你們這一回是不是真的能夠腳踏實地,而且行事穩健,不再莽撞躁進。”

“請您放心,”費頓和伊卡魯斯都信心滿滿地頻頻保證,“我們決不會再重複同樣的錯誤了。”

“但願如此,去吧。”普魯同目送著他們離去,真心祝福他們能有一個快樂充實的新生。然而,過不了多久,獄卒就奔來報告:費頓因為飛得距離太陽太近,翅膀脫落,掉在海裏淹死;而伊卡魯斯則駕著太陽馬車橫衝直撞,結果從金色的馬車上摔下來摔死了。

“啊!”冥王普魯同懊惱得叫起來,“這些年輕人啊,怎麼就是不肯聽老人家的話啊!”

童話隨想

費頓和伊卡魯斯原本是希臘羅馬神話中兩段單獨存在的故事,都很膾炙人口。《新生》這個故事則故意把它們串聯在一起,因為費頓和伊卡魯斯——或許也可以說一般的年輕人,在行為模式上常有許多地方頗為類似,比方說——都不肯聽老人家的話!

如果處處都聽老人家的話,當然也不是好事,那就不會有創新和進步了,但反過來說,如果老人家的話句句不聽,那也是一種損失。畢竟,許多老人家的經驗還是有其參考的價值。

有一句西方的諺語:“曆史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記取曆史的教訓。”——真的是這樣嗎?這真的是一種永難掙脫的“宿命”嗎?大家總喜歡說:“早知道,我就——”可是,如果真的有機會讓你重來,你有把握自己一定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