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鑄造完美的細節(2 / 3)

在上海乘坐地鐵的人,都體會到兩條地鐵舒適度的巨大差異。1號線的站台設計寬闊,上下車都很方便,而當你轉入2號線後,就感到窄窄的讓人難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這種大都市,2號線站台顯得非常擁擠。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1號線時,一是為了讓乘客免於掉下站台,二是為了節省站台的熱量,每處都設計了相應的站台門,車來打開,車走關上。而中方的施工單位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居然沒安裝站台門,當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國設計師的用心了。

關鍵在於要長期養成對待工作的認真和精細的態度。比起意大利、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隨意,德國人顯得嚴肅、認真,甚至刻板,可就是憑著這種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國在“二戰”後迅速成為世界第三大強國。

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

有3個人去一家公司應聘采購主管,他們當中一人是某知名管理學院畢業的,一名畢業於某商院,而第三名則是一家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在很多人看來,這場應聘的結果是很容易判斷的,然而事情卻恰巧相反。應聘者經過一番測試後,留下的卻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

在整個應聘過程中,他們經過一係列測試後,在專業知識與經驗上各有千秋,難分伯仲。隨後招聘公司領導親自麵試,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題目為:

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采購4999個信封,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

幾分鍾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第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領導問:“你是怎麼計算呢?”

“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雜費就30元吧!”應者對答如流,但領導未置可否。

第二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對此他解釋道:“假設5000個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領導對此答案同樣沒表態度。但當他拿起第三個人的答卷,見上麵寫的答案是419.42元時,不覺有些驚異,立即問:“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

“當然可以,”該同學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個8分錢,4999個是399.92元。從公司到某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10元;午餐費5元;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裏半路,請一輛三輪車搬信封,需用3.5元。因此,最後總費用為419.42元。”

領導不覺露出了會心一笑,收起他們的試卷,說:“好吧,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你們等通知。”

這道顯然是專門用來考察求職者細節的試題,在這裏,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就決定了麵試的成敗。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的員工,才是公司需要的人。

從工作瑣事中發現機遇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確認,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當顧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機會。

約翰·格蘭特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隻能賺2美元。他剛一進商店時,老板就對他說:“你必須對這個生意的所有細節熟門熟路,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對我們有用的人。”

“一周2美元的工作,還值得認真去做?”與格蘭特一同進公司的年輕同事不屑地說。

然而,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工作,格蘭特卻幹得非常用心。

經過幾個星期的仔細觀察,年輕的格蘭特注意到,每次老板總要認真檢查那些進口的外國商品的賬單。由於那些賬單使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於是,他開始學習法文和德文,並開始仔細研究那些賬單。一天,他的老板在檢查賬單時突然覺得特別勞累和厭倦,看到這種情況後,格蘭特主動要求幫助老板檢查賬單。由於他幹得實在是太出色了,以後的賬單自然就由格蘭特接管了。

一個月後的一天,他被叫到一間辦公室。老板對他說:“格蘭特,公司打算讓你來主管外貿。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我們需要能勝任的人來主持這項工作。目前,在我們公司有20名與你年齡相仿的年輕人,隻有你看到了這個機會,並憑你自己的努力,用實力抓住了它。我在這一行已經幹了40年,你是我親眼見過的3位能從工作瑣事中發現機遇並緊緊抓住它的年輕人之一。其他2個人,現在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並且小有建樹。”

格蘭特的薪水很快就漲到每周10美元。一年後,他的薪水達到了每周180美元,並經常被派駐法國、德國。他的老板評價說:“約翰·格蘭特很有可能在30歲之前成為我們公司的股東。他已經從平凡的外貿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這個機遇,並盡量使自己有能力抓住這個機遇,雖然做出了一些犧牲,但這是值得的。”

許多年輕人都不會像格蘭特那樣願意接受每周2美元的工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遠遠大於所得到的這區區2美元。但事實上,正是這份每周2美元的工作為格蘭特每周180美元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並為格蘭特最終成為公司最年輕的股東奠定了基礎。

從細微處入手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相類似的,20世紀最偉大的國際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在被要求用一句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說:“魔鬼藏在細節之中。”可見對細節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認識,古已有之,中外共見。

以天天平價著稱的沃爾瑪,其實它的東西也並不比同行便宜多少,但它的服務卻是極為注重細節的。例如沃爾瑪規定,員工要對3米以內的顧客微笑;員工要認真回答顧客的提問,永遠不要說“不知道”;哪怕再忙,員工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帶領顧客來到他們要找的商品前麵。正是注重了這些細致人微的小事、細節,沃爾瑪才以2198.1億美元的年營業總額榮登2002年美國乃至世界零售企業的第一把交椅。

注重工作細節是良好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的重要表現形式。事業上的成功除了取決於一個人的精神能量。有決斷力、能影響他人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注重細節。

細節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最真實的考察,也是區別於他人的特點。

有位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就是膽大心細!”說完,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裏,接著再把手指放進自己的嘴中,隨後教授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照著他的做法來做。

每個學生都忍著嘔吐,像教授一樣把手指探人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裏。教授看著學生們的狼狽樣兒,他微笑著說:“哈哈,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緊接著教授又難過起來:“隻可惜你們看得不夠心細,沒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嘴裏的卻是中指啊!”

上麵故事裏的這位教授,其本來的意思是教育學生在進行科研與工作時都要注意細節,相信嚐過尿液的學生應該終生能夠記住這次“教訓”。

細節影響成敗

細微之處見精神,在一定意義上說,真理潛藏於細處,偉大沉澱於具體,有時細節往往可以成為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

忽視細節和重視細節,其結果截然不同。

要想在職場取得成功,先要從重視工作細節開始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曾說:“成功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遍布於每一個細節之中。”

細節影響企業管理的成敗,同樣也影響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敗。一個好員工,是極為注重工作細節的。

林月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順利進人了一家香港獵頭公司。外語方麵的優勢加上聰明伶俐的表現,林月很快贏得了老板的賞識,於是,她獲得了參與很多重要項目的機會。

一次,公司與一家跨國IT公司商談一個項目。初步洽談後,對方要求林月所在的公司提供一份詳細的項目計劃書,老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林月。因為是大客戶,公司上下都十分重視,林月也不敢怠慢,花了不少功夫,一連好幾天加班加點。當她把全英文的計劃書交給老板時,自信自己又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過了幾天,林月被老板叫進了辦公室。隻見老板一臉陰沉,林月知道肯定是計劃書出了問題。不禁有點納悶,計劃書內容自己仔仔細細檢查過很多遍,應該不會有問題啊!

老板打開計劃書,指著目錄那一頁問,為什麼不能把索引對齊?索引的頁碼字體為什麼有的是粗體,有的卻不是?他又往後翻,指出每個頁麵上存在的排版上的小毛病。老板花了近半個小時給林月上了一堂如何熟練使用Word的課。最後,老板說了一句讓林月印象深刻的話:“越是細節之處,越能看出一個人的職業素養。客戶要是看到我們在細節上都疏漏不斷,還會信任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嗎?”

現實中,像林月一樣的員工,總是想著怎麼盡快做出成績,好讓別人刮目相看,但卻往往忽略了工作中的細節。

有一家企業的業務領導,與一外商談判,在休息期間,這位領導無意中隨地吐了一口痰,吃完冰淇淋又把盒子隨手扔在地毯上,這些下意識的動作被外商看在眼裏,本來就有些猶豫的外商,最終放棄了同這個企業的合作意向。事後他說,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這樣不拘小節,員工也一定好不到哪裏去。就這樣,一個不良的小動作影響了一筆大生意。因小失大,實在可惜。

細節展現風貌

許多人在工作中養成了注重細節的好習慣,在細節問題上展現了自己的素質和精神麵貌,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位外商來某廠,由廠長陪同到車間去參觀。當這位外商掏出一支煙剛要點燃的時候,一個在場的工人立刻衝他指了指牆上的“安全第一,注意防火”的牌子,友好地做了個製止手勢。這位外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伸出了大拇指。他對廠長說:“你們廠工人的素質高,責任心強,有主人翁的姿態,更增加了我在這裏投資的信心。”

工人一個手勢可以展示一個人的素質,進而折射出企業的整體形象。

現代職場競爭相當激烈,每個員工都麵臨著“優勝劣汰”這一事實,稍一疏忽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而細節在這時則會顯出奇特的作用,在不分上下的競爭格局中,細節能提升一個人的人格,增加你的競爭力。

屈平和廖樹大學畢業後同時應聘進人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這家公司待遇優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們倆都很珍惜這份工作,但結果很明確,隻能留下一個,另一個在三個月試用期後將被淘汰出局。

為了爭取能在這家公司工作,他們倆一直在暗暗較勁,都積極上進,工作很出色。但三個月後,廖樹背包走人,屈平留下來了。一年後,屈平升為部門主管,與老板的關係也走得更近了。有一次,屈平問老板:“當初為什麼留下我而不是廖樹?”

老板說:“當時從你們中間選拔一個還真難,在工作能力上不分高低,後來,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凡是你們不在的時候,廖樹的宿舍裏總是亮著燈,開著電腦,而你的宿舍則熄了燈,關了電腦,所以最終確定了你。”

成與敗,僅僅決定於熄燈和關電腦這樣一些小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