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經營大師談品牌與營銷(3)(2 / 3)

神舟、愛國者的貢獻是把外國品牌的價格拉下來。

品牌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完全的緊密聯係在一起。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你的衣食住行、你的娛樂都離不開廣告,你走到大街上、在家裏看電視、你的生活當中每一天都是和品牌聯係在一起,品牌這兩個字也是當今經濟學界議論最多的一個話題。但是我講了,中國的許多企業家、甚至一些學術界的專家,我們覺得對它研究的還不深刻、認識的也不深刻。資本主義對品牌的打造有100多年的曆史,人家研究的比較深刻。為什麼我們今天要研究?我們中國許多優秀的企業,走著走著突然間就沒了。

去年年會的論壇上,我曾經和神舟電腦的吳總在一起做了一個爭論,他講了我的電腦非常好,就摔到地上、水也澆上去了,都非常好。我倆始終在探討有關品牌的概念,關於是不是平民電腦,引起了很多網民的爭議。當年的廣告說4999神舟電腦買回家,實際上這個產品非常好。他說了一句話,我信了,他說什麼?他說,你看現在的電視機賣多少錢?電視機裏麵的零件一點也不比筆記本的零件多,它才賣2000多塊錢,我賣4000多塊錢還有利潤。但是當時稱自己是平民電腦就很可惜。

我在飛機場看到了愛國者的廣告,廣告語叫:中國人要用就用自己的800萬。這個廣告也能讓人想起這種民族情結,但是這種產品是不是能夠持續下去?我想,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我們的愛國者數碼相機、希望我們的神舟電腦,在我們的消費者心目當中品牌越來越強勢、銷量越來越大。但是我們不能靠願望去經營企業,我們靠實力、其中包括靠品牌。

我想,這兩家企業對中國人民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外國品牌的價格拉下來,所以大家會看到全世界數碼相機最便宜的在中國,你別看香港離得近,數碼相機最便宜的在中國。今天在中國市場上,筆記本最便宜的還是在中國,都是像神舟數碼、愛國者這樣的企業做的貢獻。不管和他們在品牌的理解上有多少衝突,我還是覺得像這樣的企業,對中國的消費者還是有貢獻的。

但是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上來講,我們今天為什麼研究品牌?就是希望像中國這樣的民族企業一直這樣很好的走下去。

消費者心智資源占領是品牌的基礎。

品牌理論上有很多種定義,每本書上的定義都不一樣,理論上的定義讓消費者模棱兩可、弄不明白,按照有些定義,我覺得任何的產品、神舟電腦也好、愛國者數碼相機也好,能說不是品牌嗎?按這些定義都是品牌,在大學裏麵我們不談理論,理論最好留給教授、研究品牌的專家。

我們從實戰當中,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消費者看品牌的心理活動是如何的?我們如何根據消費者的心理經營消費者的心,品牌不是在企業家的手裏,而是在消費者的心裏,品牌是尋求認同,是我們如何和消費者溝通?

每個人都會在你心目中有一個印象。

品牌價值有內涵、外延,包括曆史傳承、人格特征、社會特征、個人聯係度等;為了很好地和大家對品牌有一個理解,這裏我拿一個人做比喻,人有品牌嗎?我們畫麵中的女孩子,不會有人認識的,她不是什麼名人,我想說明,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在你們心中就沒有任何品牌的概念。就是一個女孩子而已,她的性格特征在你心目當中沒有印象,因為她沒有和你交流、溝通過,你在網絡上也查不到這個相片。

但是人是有品牌的,大家回憶一下,每個人都會在你心目中有一個印象,這個人仗義、這個人小氣,那個人等到一買單就上廁所,這個人工作起來就熱情奔放,這個人就特別的馬虎。周圍隻要和你日常交流、溝通、交往的人,在你的心目當中都有一個印象。實際上這就是你這個同學也好、同事也好、朋友也好、親戚在你心目當中留下的品牌印象。

所以,人是有品牌的,人的品牌是怎麼來的?是通過和你日常進行交流、溝通交往,再加上他先天的性格、血液的遺傳樹立的印象,比如說一個小孩,你管他要吃的,有的小孩非常的大方,就給你了,從小生下來就很大方,有的小孩就不給你,這就是先天的遺傳再加上後天和人的交流、交往。

品牌的前提是交流、溝通、交往。

人是有品牌的,但是前提是要交流、溝通、交往的。你要是沒有交往,就會像剛才這個女孩照片一樣,大家對她沒有任何的印象。

很多人就不理解,企業能夠快速的打造品牌嗎?我在很多場合講,品牌是要點點滴滴要積累的,但是相比之下,品牌也是可以快速的打造的。像我在北大上MBA,一個班的同學學了兩年,有時候在大街上喊:老孫,我想了半天,想不起來,慢慢想想好像是北大的同學。但是,有的同學上了第一次課、第二次課再來上的時候就成哥們了,就覺得特別好,有的同學畢了業以後都沒有什麼印象。因為你想,上這種課一次就四五天,大家匆匆忙忙上完課就走了,上課的時候交流很少,一些同學喜歡熱鬧的、在一起經常交流、交往,時間長就認識了。在你心中當中,有的人很快就建立起很深的印象、鮮明的特征、鮮明的個性。有的人畢了業都不認識。中國很多優秀的企業,有的經營了很長時間,默默無聞,產品的品質也特別的好,這與它與消費者的溝通有很大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