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創業第二步:根除創業恐懼症(2)(1 / 3)

俗話說:“生意人要有三隻眼睛,看天看地看久遠”。任何行情信息,都不是靜止不動、固定不變的,而會經常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波動,應該站高一點、看遠一點,預先有所準備和打算。現在,不少企業經營者是看別人幹啥,聽說啥時興就也去幹啥。結果往往是在幹以前很俏、很搶手,但等到費錢、費工、費時幹成了,市場行情也開始變化,原來的時興變成了背時,俏貨變成了疲貨,成為麻煩事情。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好的辦法是提前時間,估量形勢,把可能發生的變化,預先加以測算,加以準備。也就是預測、預報、預算。

14.如何消除競爭憂慮

選擇創業就意味著選擇了競爭。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創業者很容易產生競爭的憂慮。麵對已經頗有競爭力的同行,總感覺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不知道該如何參與競爭。處於企業初創期的你,如果害怕競爭,就會不戰而敗。正確的做法是克服競爭憂慮,學會與競爭對手打交道。

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激烈的競爭中,客觀地、恰如其分地估價自己和對手的實力,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是獲得成功的關鍵之所在。也即,知己知彼是競爭中走向勝利的第一步。

怎樣才能走好這第一步呢要“知己知彼”,首先得“認識你自己”,即認清自己的優勢有哪些,劣勢是什麼優劣勢是在競爭中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因而隻有在競爭的具體過程中才能認識。認識了自己就是對競爭成果的逼近。

僅僅“知己”還不夠,還要“知彼。”要做到“知彼”。

競爭對手(即“彼”)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明顯的對手也可稱為顯對手。這類對手在自己麵前已經暴露無遺,一般不難防範。另一類是潛在的或暗藏的對手,這類對手往往難於被人察覺或容易被忽略。競爭者知“彼”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弄清潛在對手,做好防備,隨時準備對潛在對手的突然襲擊進行反擊。

二、保護自身的競爭優勢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競爭優勢。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競爭優勢都是階段性的,競爭優勢也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在創業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競爭優勢,有策略地設置模仿障礙。否則,眾多的效仿者將分享你的機會和利潤,甚至超越你,將你擠出市場。因為資金比你多,資源比你豐富的企業和個人肯定是存在的,他們也會看中機會。你可能是第一做,但未必能做第一。

對於一些技術含量較高機會較難識別的情況,創業者應該意識到保密的重要性。保守商業秘密,可以防止機會過早傳達給別人。但是這種保密措施,隻有創業者個人掌握的信息或者技術是很難挖掘的,其他人隻有通過創業者才能了解和掌握的情況下最有效。

第二節 創業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15.成功創業家有哪些心理特征

美國曾經對75位取得成功的創業家做過研究,並歸納出了“企業家的心理特征”。這些特征成為很多創業者的座右銘。

1.自信

他們普遍都有很強的自信心,有時有咄咄逼人的感覺。

2.急迫感

創業家通常很急切地想見到事物的成果,因此會給別人帶來許多的壓力。他們信仰“時間就是金錢”,不喜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聊瑣碎的事情上。

3.廣泛的知識

幾乎大事小事無所不知,他們既能掌握事情全盤的來龍去脈,又能明察秋毫。

4.腳踏實地

做事實在,不會為了使自己舒服一點而馬虎從事。

5.超人的能力

他們能夠從雜亂無章的事物中,整理出一套邏輯的構架,有時候他們做決策時會全憑感覺。

6.崇高的理想

為了達到個人理想,他們不會計較虛名;他們生活簡單務實,必要時常常身兼數職。

7.客觀的人際關係態度

他們為了事業往往是“冷酷無情”、“不顧麵子”。給人以“大公無私”、“就事論事”的感覺。

8.情緒穩定

他們通常不喜形於色,也很少在人前抱怨,發牢騷;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堅韌不拔突破困難。

9.迎接挑戰

喜歡承擔風險,但並不是盲目地冒險。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並從克服困難上獲得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