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創業初期會有哪些心理誤區
一、企業要越做越大
什麼樣的規模有利於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突。什麼樣的規模就是最經濟的規模。
二、發展是越快越好
企業經營好比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比賽,不是看誰現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在關鍵時刻跑到別人的前麵。
三、集體決策優於個人決策
對於屬於典型的競爭性組織的企業,職業企業家的個人決策不但可以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作出及時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職業企業家的經驗和直覺做出超越邏輯和預見的決定。
四、多種經營可以降低風險
每個人(包括領導),每個組織(包括政府),每個企業,隻有幹自己所擅長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也才能最有效地控製風險。
五、什麼賺錢幹什麼
做企業像做人一樣,時時刻刻都會麵臨各種“利益”的誘惑,千萬不要過分“多情”,很可能抓到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六、自己的事自己幹
自己擅長的事自己幹,自己不擅長的事交給擅長的企業去幹,成本會更低,風險也會更小,資本運營效率自然會高得多。
七、成功會帶來成功
不要讓暫時的成功衝暈了頭腦,一次成功隻是另一次成功的起點。
八、上市後可以鬆口氣了
上市是企業成長的助力,而不是目的。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時刻保持警覺性,成功會誘使你失敗,很可能是慘重的失敗。
九、有了好產品就有了一切
現在特別需要的是中國企業家的良知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珍惜股東對您的信賴,用好股東交給您的每一分錢。
十、企業要進行資本運營
企業家的產品經營專長才是最需要上升的,也是我們企業家應該經常學習、研究、操作的最“高級”的工作。
17.如何麵對創業中的挫折
創業是一種冒險,創業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因此,在創業起步時,創業者必須用樂觀的心態去麵對,有時甚至要適當地用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
在遇到挫折時,你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去思考問題。
1.天無絕人之路;
2.創業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
3.盡量往好處想;
4.想想塞翁失馬的故事。
矽穀有著“創業大本營”的美譽,在那裏,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倒下,同時也有成千上萬的創業者一夜暴富。美國知名創業教練約翰·奈斯漢說:“造就矽穀成功神話的秘密,就是失敗。失敗的結果或許令人難堪,但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基礎。”
成功需要經驗積累,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跌打滾爬。隻有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財富,不斷前行,才有可能到達成功彼岸。美國3m公司有一句關於創業的“至理名言”: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與無數隻青蛙接吻。對於創業家來說,必須有勇氣直麵困境”。
18.為什麼說創業需要魄力
商海女傑菲奧裏納在麵對戴爾、IBM等領先者時對惠普員工說:“以前我們要做到95分才推出,現在我要求80分時就推出,然後慢慢改進;以前是瞄準、準備、開火,在網絡時代裏,瞄準了就要開火,沒有時間準備。
在創業界,往往是風險與機會並存。創業者必須善於發現新生事物,並對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探求欲;必須敢於冒險,即使沒有十足把握,也應果斷地嚐試。
在心理恐懼的陰影下,創業會唯唯諾諾,沒有一點冒險精神,這往往會喪失發展良機,而發展良機對於剛剛創立的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創業時要克服恐懼心理。
史玉柱創業時膽大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當年,史玉柱在深圳開發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時,身上隻剩下了4000元。但是他卻大膽地向《計算機世界》定下了一個8400元的廣告版麵,唯一的要求就是先刊廣告後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