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創業第五步:掌握創業理財定律(1)(3 / 3)

總之,我們應該記住:有希望賺錢的行業,何愁沒有投資。並且要開創事業,一般來說,自己最好擁有一半以上的資金。

68.為什麼說創業理財重在規劃

理財是所有富人們都十分注重的,這使他們取得良好的經營效益。因為他們深深懂得,隻知經營不懂理財,最終會使自己一敗塗地,血本無歸。

“抓好摟錢的耙子,管住盛錢的匣子。”這是講既要會生財,又要會用財。生財、聚財、用財是成功致富的三大關鍵。所有巨額財富的擁有者都善於經營,所以贏利頗豐。創業者更需要懂得如何去理財,如何配置極為有限的資金,如何讓自己手中的錢來幫自己追逐財富。

在絕大多數創業者眼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恰好是創業資金的積累、創業過程中對資金的巧妙運用、以及創業資金的合理分配,也就是忽略了創業資金的理財活動。一味的人追項目、項目追錢,結果越追越累,越追越辛苦,甚至被錢遠遠地拋到後麵。

創業理財區別於普通意義上的個人理財,它不僅要求創業者懂得節流,同時要求創業者懂得如何運用手中有限的資金去開源。因為創業企業理財是圍繞資金運動展開的。資金運動作為企業生產經營主要過程和主要方麵的綜合表現,具有最大的綜合性。而掌握了資金運動,猶如牽住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牛鼻子”,“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企業財務管理的範疇內,如何使直接影響企業發展的稀缺資源——資金,達到最有效的配置,這就是企業的理財活動。一個企業理財活動的能力大小,直接關係到這家企業的興衰。對大企業來說是如此,對創業者更是如此。

不是所有具備理財能力的人都適合創業,但創業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理財能力。

項目的尋找的確需要創業者有獨到的眼光和市場的洞察力,但缺少資金的支持,再好的項目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它與自己擦肩而過。仔細分析成功創業人士的經曆,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對自己的資金有著極強的控製能力,有著靈活運用和調配資金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產生正是來自於他們本身具備的良好理財能力,並且可以讓這種理財能力準確無誤地應用到企業的理財活動中。

69.理財能力是天生的嗎

不是所有具備理財能力的人都適合創業,但創業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理財能力,隻有這樣,創業過程中所遇到資金問題才會更少,創業企業的理財活動才能提升效率,資金的風險性才會盡可能降低,其創業資金的效益也才會更高。

許多人認為理財很難,需要有理財的天賦。自己對數字不敏感,天生不善於理財。事實上,任何人的理財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耐心學習與實際經驗是重點。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呢?

一、學習理財知識

隻要你善於掌握時機,懂得財務知識,理財就很容易成功。一個人隻要做事方法正確,他不需要多少金錢,可以借由投資而成為富人,而且過程輕鬆愉快。投資理財需要的不是天才,隻要善於運用常識,並能身體力行就會有所成就。因此,投資根本不需要依賴所謂的專家,隻要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你可能比專家賺得更多。

二、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

投資理財沒有什麼不可靠人的技巧,最關鍵的是觀念。每一個通過理財致富的人,隻不過是養成平常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你是否相信理財可以創造財富且可以致富?如果你相信,你又是否願意去嚐試?

財富就是在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習慣中產生的,如果你想投資理財,就從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做起。

三、培養足夠的耐心

理財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如果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平均20%,40年後財富會變成1億零281萬元。

長期的耐心等待,是理財致富的先決條件。大多數的富人,他們巨大的財富,最初都是由小錢經過長時間累積起來的。他們中的許多人最初所擁有的本錢都非常少,甚至少得可憐。然而成功就是由一連串的小的甚至微不足道的成就串聯而成的,大財富是由小財富累積而成的。因此,耐心是理財的必備條件。

70.創業者能把全部“家當”壓在一塊寶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