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創業與法律
203.創業與法律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法律正是根據改革開放過程中沿海地區的廣大企業經營者們的實踐經驗,和實踐理論所製定並不斷完善發展的,這對我國當前的整個經濟領域的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與此同時,可以說今後法律的進一步完善,仍有待於每一位創業者在創業中不斷積累的新鮮經驗。
創業對法律的完善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法律對創業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當然更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如果企業經營者沒有法律意識或者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不會運用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輕則是經濟上的巨大損失,重則身陷囚牢,使整個創業事業一敗塗地,誠為可惜。
像我國目前處於由計劃體經濟製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在計劃經濟時期所製定的許多法律、法規,已經失去了它們原有的法律效力,但由於其影響力還在不斷地對新製定的法律法規產生幹擾和影響,而很多企業經營者又缺乏法律知識,結果導致一些地方個體經濟、集體經濟的合法利益被非法侵占,企業經營者輕則被調離,重則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有的非常優秀的企業家被無端誣陷迫害,抓了一個企業經營者,垮了一個企業的事情屢見不鮮,而且同一類性質的案件在彼地有罪,而在製
約地又無罪的事件也時時發生,所有這些一方麵反映我們許多企業經營者不能及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另一方麵也反映法律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如果在法律方麵陷於困境,可以預料這個企業將會很難順利地發展下去。
上麵我們粗略地談到了企業與法律的關係,並且一再強調了法律的重要性,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位企業經營者、每一個成功的老板都能夠牢固樹立法律意識,認識到在一個法製化的國家,一個法製化的經濟體製之中法律之何等重要。
204.創業需要法律意識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個人的創業行為和企業的經營行為其本質上都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得到法律的認可,法律才能依法給予有效的保護。如創業者要開辦一家公司,那麼他首先必須要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登記,領到營業執照之後,才能正式取得法人的資格,得到法律的認可。隻有這樣辦妥了一切手續之後,法律才能夠依法有效地保障企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創業者才能開始進行自己的一切創業活動。換一句話也就是說,凡是沒有經過法律認可或者是法律不予認可的創業行為其實質是非法的行為,不僅不受到法律的保護而且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擔法律責任。因此作為創業者來說要保證自己創業事業的成功乃至輝煌從一開始就必須有強烈的法律意識。首先從整體上對法律有一種認識與把握,認清楚創業與法律兩者之間的一係列關係。
法律作為一種形態的產物,它可以說完全是國家意誌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但同時也說明了一點法律是由國家所認可的人製定的。而無論怎樣一個偉大,英明的人,實際上其認識事物,識別事物的能力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曆史的、人為的條件所限製的,這就好比處於計劃經濟體製下的人,在沒有市場經濟實踐之前,就不可能認識到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那麼他就不可能認識到在市場經濟中應當運用法律加以規範和調整的方麵,自然他就不可能製定出適應於市場經濟需要的法律,而隻能製定出適應於計劃經濟體製所需要的法律。因此,從這方麵我們可以意識到事實上法律是有局限性的。它也處於一種不斷的完善過程中。當我們處於不同的曆史時期時,國家會因為時代的需要對法律進行重大的調整。同時,即使在不同的時期,也會由於許多人們難以預料的新情況的出現,而對法律不斷進行補充和修改。
以上我們講了這麼多惟一的目的就是告訴創業者們,事實上每一位創業者的創業實踐就是一個發現法律上的問題並不斷完善的過程。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律的完善是有賴於創業實踐所不斷提供的新鮮經驗的。所以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應當牢固地樹立起自己的法律意識,其實質就是為自己爭取最大的生存空間,同時也是維護自己最大的合法權益。
205.怎樣培養創業者的法律意識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法製經濟,其原因就在於市場經濟本身是創業者進行創業經營活動的舞台,而法律則是創業者在這個舞台上活動的規則。如果一個創業者沒有強烈的法製觀念和法律意識,那麼他和他的企業最終必將為市場經濟所淘汰。首先,因為市場經濟是一種多元化的經濟,在這之間所產生的產權、經營和交換關係,均由法律加以規範。這要求創業者必須依法經營,不能發生侵權行為。其次,市場經濟強調契約並由法律確認這種關係,這要求創業者、經營者均要誠實守法,不能有欺詐行為。再次,市場經濟強調公平,它要求每一位創業者,經營者都要公平地開展競爭,而不能不擇手段,另外市場經濟要求每一位創業者必須服從國家宏觀調控,自覺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最後,市場經濟作為一種開放型經濟它還要求創業者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地區封鎖,特別強調打破地方性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