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個我們心中崇拜的企業家們,講述著他們用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經曆的、感悟的、行動的故事。有的動人心弦,有的意氣風發,有的輕鬆風趣,有的耐人思考。
在這個人人都愛聽故事的年代,我們有幸可以聽到這麼多成功人士為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有關創業,有關理想,有關我們身邊的行為準則。故事中蘊含著一觸即發的玄妙,流露著每一位成功者獨特的創意。
故事告訴我們他們是怎麼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創業需要怎樣的道理,故事更是想讓我們從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從而創設出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成為下一個講故事的人。
張建華
現任大連百泰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1982~1987 就讀於山西醫學院醫療係。在校期間曾出版《英漢對照內科診斷和治療原則》(Diagnoses Treatment ofInternal Diseases)(1985年10月北方書友出版社出版)
1987~1988 山西礦務局職工醫院內科
1988~1989 海南三亞亞西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
1989~1990 廣州香港佳佳洋行商務代表
1990 考入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射線對人體的損害,攻讀碩士研究生
1993~1994 應聘至大連醫科大學製藥廠,任廠長
1994~1998 在東北財經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商機,而是缺少發現商機的眼睛。三次創業的曆程,與財富之神秘密接觸。每次簡單的相遇,便是一次智慧的流露……
多年的創業經曆,讓張建華有著無限的感慨,他把自己從1985年到現在22年的一些創業經曆和感想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
張建華的第一次創業是在1985年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自費出版並發行《英漢對照內科診斷和治療原則》的經曆,成功地賺得4萬元,相當於現在的40萬元。他講述這段經曆想要跟同學們分享的是:創業要和時代同步。因為那時改革開放不久,大家都想學外語,而書店又少有專業外語讀物,他就是抓住了這個時代給他的機遇。
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張建華看到《光明日報》上有一篇文章介紹在監獄裏的一個醫生翻譯了一本書,這本書我們國家一直沒有人翻譯出來過,就是Cecil Textbook,中文翻譯叫《希式內科學》。《希式內科學》是英國最權威的內科學,它每年都要把最新的醫學知識加進去,一本相當厚的書!這個人在監獄裏呆了20年,他不斷地翻譯到17版時終於都翻譯完了,那是分冊出版的:《呼吸係統分冊》、《內分泌分冊》等等。看完這個報道後,張建華就到學校的圖書館去找這套Cecil Textbook,當他看到這套書的時候,突然發現它太厚太厚了,幾乎沒有人能夠將它看完。張建華決定做它的筆記,後來發現就連做筆記都做不完,最後隻好選擇了64個常見的病,把它們的診斷要點和最新治療原則抄下來,不僅是中文,還有英文。抄下來以後,這個筆記本就在同學之中傳著看,連教他們的實習老師也看,甚至還有其他醫院的大夫也來看。在那個年代,人們是很願意學習的,所以,就有人建議他把這本書編一編再出版。於是張建華就找到了當時的北方書友出版社的人,出版社的人告訴張建華出書要有計劃,也需要很多的錢,出版費當時是需要近一萬元!一萬塊錢對於當時的一個學生而言怎麼可能拿得出來?張建華就找到新華書店的一個經理跟他說:“可不可以先欠著這個出版費呢?我先找一個印刷廠印刷,賣完書再付人家的出版費。”最終達成協議,張建華先交五百塊錢,去找一個印刷廠印刷,印刷費由他來付,賣出去的錢與新華書店分成。
錢交了之後,張建華就到街上買了一本中國電話號碼本,那上麵就有全國各地醫院的地址,那他就找了一個油印機,寫了一篇征訂啟事:我們現在有一本書是世界最新版的《英漢對照內科診斷和治療原則》,從全世界最新的18本專業書裏麵選取的精華,每本定價2.80元,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寄錢過來,再加上三分錢的印刷品郵遞費。大約是一個星期以後,每個星期都可以收到一摞很厚的信,張建華記得賣了一萬多本吧,當時的收入已經很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