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小學(1 / 1)

由於我是超生子女,我從小在鄉下沒有分到過田地,一直處於一個農村人但沒享受過農村待遇的狀態。在我7歲左右的時候,我終於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了。但對於我這個超生的女娃來說,上學並非是件容易的事。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九月一日,姐姐領著我去學校報到。我懷著激動和緊張的心情走進了學校的大門。然而,當我來到報到處時,老師的話讓我感到震驚和失望。老師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說:“你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呀,你父母超生了,需要到鄉裏去交那個超生助學費拿著憑條才能來報到。”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我感到自卑和失落,仿佛自己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我看著其他孩子開心地玩耍、報到,心裏充滿了羨慕和無奈。我知道,我沒有資格和權利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上學的機會。

在那個特殊的時刻,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超生子女的無奈和困境。我知道,我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回到家後,我忍不住眼淚,向父親提起上學的事情。我不明白為什麼除了學費之外還需要交助學費,為什麼隻有我需要交,而其他人卻不需要。還有,為什麼老師不讓我報名?我感到非常委屈,心中充滿了疑問。

父親聽了我的訴苦後,他溫柔地對我說,不用擔心,他會為我處理好這一切,保證我能順利上學。為了湊齊學費,父親決定把家裏養的那頭過年置辦年貨的豬便宜賣了。同時,他還把我母親當年的陪嫁,外婆珍藏多年的一對首飾給賣了。

經過一番努力,父親終於湊齊了學費,為我報上了名。我感到非常感激和慶幸,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父親的幫助和支持,我不可能有機會繼續上學。

記得上學的第一天,我興奮地背上母親親手用舊衣服為我縫製的書包,緊緊跟在哥哥和姐姐的身後。那是我第一次踏進學校的大門,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感受到書包的份量,它不僅僅裝著幾本教科書,更承載著母親對我的期望和關愛。

進入教室,我看著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個工整的漢字,心中湧起一股敬意。我認真地記著筆記,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我知道,這樣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是我努力爭取來的。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不能辜負家人的期望。

在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背誦課文。我總是第一個舉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成果。我的背誦得到了老師的讚揚和同學們的羨慕。我知道,這是我用心付出的結果,也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在數學課上,老師總是喜歡邀請學生們上台,在黑板上解答題目。對於這個機會,我總是滿懷熱情,因為這不僅是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更是一次體驗成為“小老師”的奇妙旅程。

雖然老師的表揚能讓我獲得片刻歡愉,但“超生子女\"這個標簽在我身上落下了深刻的印記,我知道自己現在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我隻有欣然接受,並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努力走出這小溝溝,去看看外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