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學習創業知識(2)(1 / 2)

對於非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人而言,學哲學的目的是挖掘、構造、強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規範和批判人的思維方法,進而養成高效的思維習慣;指導、反思和檢驗人的具體思考和實踐行為,進而達到個體和社會的自我否定、主客統一,實現個人的有效實踐、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續。

簡言之,學習哲學的方法就是以興趣引導閱讀,以思辨形成體係,以實踐檢驗學習。

(1)以興趣引導閱讀

培養學哲學的興趣,可以從哲學史、哲學故事、哲學人物傳記等大眾讀物入門。

先憑興趣翻閱,然後由翻閱擴展為泛讀,接著精讀感興趣的某類哲學著作,最後是全麵係統地閱讀各流派哲學原著。閱讀中肯定會發現並提出問題,不一定要立刻解決(有些也不用解決),但要保持這種發問的心態——這是不斷、反複閱讀的內在動力。

(2)以思辨形成體係

有了一定的哲學基礎,就有必要尋找誌同道合的哲學愛好者和專業哲學研究者互相探討。一定要本著求知的態度友好地交流,展開不針對個人人格的討論和辯論,放棄狹隘的立場,取而代之的是求真知、求真理的態度,在比較中不斷修正觀點。

(3)以實踐檢驗學習

聯係身邊實際,進行主客觀統一的實踐活動,檢驗學習本身。

2.法律知識

在法製社會,創業者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這對於創業活動的開展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公司法》、《勞動法》、《合同法》、《擔保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稅收征收管理法》、《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個體工商戶分層分類登記管理辦法》等一係列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製度條例。

3.人際交往知識

公關和人際交往知識,主要包括如何進行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處理,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如何處理學習、生活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公司與家庭之間的關係等。

4.人文基礎知識

人文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政治、曆史、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基本知識,這有利於開拓創業者視野、提升創業者人格。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知識,如果掌握不好,也會給自己的創業活動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

二、創業知識的學習途徑和方式

讓知識創造財富,讓學習改變人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在校學習、自主學習、參加各種培訓等。

1.在校學習

在校求學應該圍繞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安排。在校求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全日製學習;另一種是在職培訓。

2.參加各種培訓

單位和社會提供了各種知識型和技能型的短期培訓機會,這是我們繼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升職業能力的良好機會,也為可能的職業調整做好準備。

3.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主要方式。自學必須有明確的目標,選擇學習內容要圍繞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階段需要,做到針對性強,學以致用。自學需要有較強的自我控製能力,有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學習。

另外,大量閱讀媒體資訊,如紙質媒體、網絡媒體、電視媒體等;與商界人士廣泛交流;從工作實踐中汲取經驗等,都可以獲取知識。

三、終身學習

由於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總量激增,知識老化的周期縮短,更新速度加快,要想使自己適應工作的需要,每一個人都必須終身學習。早在1965年,法國人保羅·朗格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次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會議上,就完整地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念。

1.學會時間管理

人性中的懶惰,會為自己尋找各種借口,沒有時間或等待明天就是其中之一。

魯迅說,時間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學會利用零碎時間去學習一些有價值的知識,這必將對我們的事業有很大幫助。如果有什麼計劃,一定要即刻著手實施,千萬別等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