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硫糖鋁。

該藥能與胃蛋白酶絡合,抑製胃蛋白酶分解為蛋白質,並能與胃黏膜蛋白質絡合成保護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膽汁酸的滲透、侵蝕。此外,本藥亦能促進胃黏膜細胞的新陳代謝。用法:1.0克,每日3~4次。

(3)麥滋林S顆粒。

該藥含有水溶性B334和L穀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於胃黏膜,使局部炎症消失;L穀氨酰胺與胃腸黏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參與促進組織修複以達到治療目的。用法:670毫克,每日3次。

(4)胃炎幹糖漿。

該藥主要由硫酸慶大黴素、鹽酸普魯卡因、VitB12等成分組成,具有消炎、止痛,促進胃黏膜修複等作用。用法:5克,每日3次。

(5)思密達。

該藥對細菌和病毒有很強的固定能力,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通過與黏液的作用,可提高消化道黏膜膠質的韌性,以對抗各種攻擊因子。用法:3克,每日3次。

(6)其他。

①維酶素2~4片,每日3次口服。

②胃膜素2~3克,每日3次口服。

③氫氧化鋁膠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④蓋胃平4片,每日3次口服。

⑤前列腺素E2 50~1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等。

49.哪些中成藥可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脘部悶脹、疼痛、惡心、嘔吐、噯氣、嘈雜、泛酸等症狀。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氣、消痞、解鬱、除滿功能的中成藥,都適用於防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目前臨床上用於本病的常見中成藥有:

(1)保和丸。

主要成分為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

有消食導滯、和胃健脾的功效,

主治飲食停滯胃脘所致納差、腹脹、泛酸、噯氣等症。

(2)越鞠丸。

主要成分為香附、川芎、梔子、蒼術、六神曲,

有理氣寬中、解鬱消脹的功效,

主治胸脘痞悶、腹中脹滿、噯氣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

主要成分為木香、砂仁、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

有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

主治胸脘脹悶、嘔吐泄瀉。

(4)香砂養胃丸。

主要成分為砂仁、木香、白術、茯苓、枳實、豆蔻仁、厚樸、香附、陳皮、半夏、甘草、土藿香,

有健脾和胃、理氣消滯的功效,

主治納差、乏力、胃痛、腹脹、噯氣、反酸。

(5)舒肝丸。

主要成分為柴胡、厚樸、川芎、香附、枳殼、沉香、砂仁、木香,

有疏肝解鬱、和胃止痛的功效,

主治兩脅脹痛、腹脹、噯氣、惡心。

(6)氣滯胃痛衝劑。

主要成分為柴胡、枳殼、甘草、香附等,

有疏肝行氣、和胃止痛的功效,

主治肝鬱氣滯之胸痞脹滯、胃脘疼痛等。

(7)良附丸。

主要成分為高良薑、香附,

有溫中祛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主治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喜暖喜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