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食用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會緊緊地吸附在胃壁上,對胃黏膜起保護作用,使已受傷的胃黏膜得到修複。而且,酸奶中特有的成份乳糖分解代謝所產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內的酸度,抑製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複。

(3)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症性疾病時,應同時飲用酸奶,既補充了營養,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藥物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現象重新獲得平衡,同時保護了胃黏膜。

(4)平時一定要把握進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一定要少吃多餐,以增進營養、減輕胃部負擔為原則,同時要禁忌煙酒。

55.什麼是潰瘍病?

潰瘍病,又稱為消化性潰瘍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腸黏膜形成慢性潰瘍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病,多見於成年人(年齡在20~50歲之間)。本病隻發生在與胃酸接觸的部位如胃和十二指腸,也可發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約95%~99%的潰瘍發生在胃或十二指腸,分別稱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噯氣等症狀,易反複發作,呈慢性經過,其發生與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有關。精神緊張、生活起居、飲食不規律、食物不潔以及神經功能失調等因素可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

56.潰瘍病的常見並發症有哪些?

潰瘍病如果沒有及時診治,可能會發生並發症。這些並發症的嚴重程度遠遠超過潰瘍病,有時甚至可危及生命。潰瘍病常見的有四大並發症:

(1)潰瘍出血:一般潰瘍病活動期,病變均有微量出血,故糞便內有隱血存在,這不足以稱為本症的並發症。所謂的潰瘍出血指的是一次出血量在60~100毫升以上,且有明顯消化道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脈速、麵色蒼白、出冷汗及四肢厥冷、血壓下降等休克征象。若出血過多過快,甚至可危及生命。

(2)潰瘍穿孔: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以急性穿孔最常見。潰瘍急性穿孔是潰瘍病最嚴重的並發症,約占潰瘍病的10%~15%,也是潰瘍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潰瘍病急性穿孔的病人中,約70%有長期的潰瘍病史,穿孔前常覺潰瘍病症狀加重;約10%病人沒有潰瘍病史,而突然發生穿孔,穿孔前常有暴食、進刺激性食物、情緒激動或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胃穿孔一般較十二指腸穿孔嚴重。潰瘍穿孔後胃內容物流入腹腔,迅速引起腹膜炎,常產生劇烈腹痛,隨後產生膿毒感染及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3)幽門梗阻:為潰瘍病最常見的並發症,多見於十二指腸潰瘍,偶可見於幽門管或幽門前區潰瘍。據統計,在十二指腸潰瘍中發生幽門梗阻者約占8%,而在胃潰瘍中僅占2%左右。梗阻初期,胃內容物排出發生困難,引起反射性胃蠕動增強,胃肌代償性肥厚,以克服梗阻障礙。隨梗阻程度的加劇,胃肌活動逐漸減弱,因而進人胃內的部分食物停滯。到了晚期,代償機能不足,肌肉萎縮,蠕動極度微弱,胃形成擴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