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動作引起反彈的聲浪,他們對克羅克產生不滿,每個人都在背後怒罵他。不過,慢慢地,他們終於體悟出總經理的苦心。
因為,在椅背被鋸掉後,人們的惰性也不見了。他們離開椅背,走進基層,開始調查並處理各種疑難雜症;正因為主管層級的帶動,全體員工也積極地工作起來,使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轉虧為盈。
因為惰性消失,人們的活力與創造力被激發出來,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規律,不僅適用於公司,更是生活中必備的奮鬥精神。
像動畫片《獅子王》的故事,也是富含“鋸掉椅背”的深刻涵意。
獅王辛巴在很小的時候,父王便死於叔父的篡位陰謀;在失去父愛和王位這兩個“椅背”後,辛巴靠著自己的力量,反而獲得超凡的生存能力,最後不僅除掉仇敵,更登上獅王的寶座。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把“椅背”可以倚靠,雖然那也是我們前進的助力,但是,因為自恃美貌、學識、人緣、機遇與祖蔭,很多人反而經常在這些平順中迷失,讓優勢成了弱勢;因為太過安逸的生活,讓人慢慢失去唾手可得的寶座。
別再習慣依賴,如果你伸手向長輩要糖時,他們總是立刻給你的話,小心其實是在耽誤你,想把你鎖在身邊一輩子,讓你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一個真心期望你成功的長者或智者,隻會放手讓我們去嚐試;跌倒時,不會拉你一把,但是會告訴你,如何讓自己再站起來。
比別人多跌一次跌
每一條成功的路隻適於一個人,即使路上留下前人的成功足跡,也沒有人的雙腳能完全吻合地踏上。
成功不像你想的那麼困難,隻要有勇氣,一切沒問題。
有一位在康橋大學主修心理學的韓國留學生,每天到了下午茶的時間,都會和一些成功人士品茗、聊天。
在這些成功者的身上,總是散發著幽默風趣,重要的是他們對於自己的成就,都看得非常淡泊、自然。
在長時間相處之後,這位韓籍留學生發現,自己一直被國內的成功人士所欺騙,那些人為了讓即將投入創業的人知難而退,個個都誇大了創業的艱難,用自己成功的經曆,嚇唬那些還沒開始的新手。
這個韓國學生決定,要針對所有的成功人士做一項心理研究。
後來,他把“成功不像你想的那麼難”的畢業論文,交給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
教授在閱讀完後,非常驚喜,他認為這是一個新發現,因為這在當時並沒有人著手研究,而這個理論確實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
布雷登在驚喜之餘,便寫信給他的校友,一位在當時韓國政界具有舉足輕重的人物││後來當上總統的樸正熙。
在信中,他推薦道:“雖然我不能保證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不過我敢保證它比任何發布的政令都震撼。”
沒想到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一塊兒起飛!
而那位韓國留學生的新觀念,更鼓舞許多人大膽創業,無懼置身環境的冷峻苛刻,勇敢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大道。
他以一個全新的觀察、分析角度教導人們:“成功與勞苦沒有必然的關係,隻要你對某件事物感興趣,心甘情願地長久堅持,就一定會成功,因為這個過程會讓你重新啟動智慧,讓你有足夠的能力與時間,圓滿地完成夢想目標。”
當然,這位青年最後也獲得了輝煌的成功,輕鬆地坐上了韓國起亞汽車公司的總裁之位。
歌德說過:“不管你能做什麼,現在請開始做吧!”
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成功者也不例外,但是,因為人的獨特性,即使邁向相同的目標,所經曆的路徑也不盡相同,走的步伐和印下的足跡也不會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聆聽別人辛苦的成功過程,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沒有親身經曆過,又如何能知道,原來辛苦的過程,隻不過是比別人多走兩步路,多跌一次跤而已呢?
你是沒有機會,還是沒有準備
當我們抱怨別人不給自己機會之前,何不先審視自己的能力,當機會真的來臨,你能大聲地說“我沒問題”嗎?
抱怨別人對自己刻薄,隻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苦惱,但是懊惱歸懊惱,機會仍然要與你說再見。
阿明和幾個朋友聚餐,每個人都大發牢騷,感歎生活中的不順遂,抱怨自己的機運太差或機會太少。
這時,有位學長對他們說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這位學長剛畢業的那年,很快就找到工作,但是過沒多久,他便開始對工作產生倦怠。
當時,心情不好的學長,為了紓解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常常會帶著魚竿到湖邊釣魚。
但是,換了好幾個地方,他都沒有獲得好成績。於是,他的魚簍子越換越小,最後隻見他拎著一把釣竿和魚餌就出門了。
有一天,釣魚技術不如他的同事老王,約他一同去釣魚,老王拿了一個大魚簍,當他看見學長幾乎兩手空空,便塞給他一個小魚簍。
學長搖了搖手,對老王說道:“不用啦,我每次都釣不到兩條魚,用手拿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