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複興時代的大詩人,《神曲》的作者但丁,曾經以自己遭遇過的生活經驗,勉勵後人要有堅強的意誌,以及寬容大度的心胸。
他說:“就讓別人去說長說短吧,人要活得像一座卓然屹立的高塔,絕不因為暴風而傾斜。”
能用平常心處世,對名利得失就能看淡;生活不鑽牛角尖,人生便能享受自在與淡泊。
諸葛亮可以說是漢民族智慧的象征,在輔佐劉備建立政權的幾十年間,一心為國不為己地夙夜努力,不僅建立了卓越功績,更因他的淡泊、清廉,不以權高自恃,也不貪圖享樂,讓後人對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感動不已。
諸葛亮以“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為座右銘,這也是他人格風範的絕佳寫照。
名利財物都是身外物,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這些,但是當人過度被外物所役使時,生活便容易陷入不滿與煩惱。
如果能夠心存淡泊,以平常心麵對人生,失敗時我們便不會太灰心喪氣,成功時也不會過分驕傲自恃。
因為,淡泊物欲而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必然會讓我們每天活得開心,不致心煩氣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名牌的奴隸,讓生活不斷提升,我們才能走出生活中無謂的爭吵,不掉入鑽牛角尖的陷阱中。
能淡泊物質欲望,便不會在五光十色中迷失,也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目標,堅定朝目的前進。
少了名利的束縛,我們更能自在地前進,每一步都會走得踏實,即使跌倒也有所收獲,不致於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