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海城投公司主要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由於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大部分是公益性項目,社會效益很高,但直接經濟效益卻不高。同時,由於我國長期來實行計劃經濟體製,市政、公用事業價格還未調整到位,所獲項目收益達不到建設和運營成本,難以依靠項目自身的收益來償還債務。這些特殊性決定了城投公司一定階段中必須每年接受政府的財政投入,否則難以實現財務平衡。這樣,公司投資項目和額度控製絕大部分也就不是由公司本身意願決定的,隻是受政府委托,執行政府的城建投資計劃。
2.上海城投的主要功能
根據上海城投的性質,公司功能可以定位為:投資管理功能、資產運作功能、資金服務功能、直接融資功能和海外融資功能,其中投資管理功能和資產運作功能是核心的兩項功能,當然,上述功能的形成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1)投資管理功能。執行政府的建設計劃,根據項目性質確定合適的投資方式,並代表政府控股與管理城建國有資產,城投公司對下屬企業和所投資項目的管理以間接管理為主,主要是通過股權管理來實現,即通過製定各類規章、標準,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管理,如強化財務監管;通過對董事和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的任免、對企業發展方向及重大事項的決策權等方式,進行股權管理。這一功能是總公司最重要的功能,通過總公司的管理層來實現。
(2)資產運作功能。城投公司擁有的城建資產規模較大,且形態各異、加強資產經營,可以籌措建設資金。資產運作功能是公司的一項重要功能。資產經營方式很多,專業性較強,總公司需有專門部門進行操作。
(3)資金服務功能。主要是統籌安排、調度和管理好投資資金,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用款總量和用款進度進行監督和控製,以及集團公司內部資金的結算和調度。要實現這一功能,今後還應設立財務公司。
(4)直接融資功能。即在國內證券市場上發行債券或資產掛牌上市。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大部分具有投資規模大,成本回收期長的特點。而且,今後相當一段時期裏上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還很重,需上海城投大規模籌措和承擔建設用資金。上海城投要通過包裝上市、注資和發行建設債券等手段來實現直接融資功能。其中,建設債券是主要融資方式之一,是代表政府發行的政策性債券。而股票市場的融資,主要通過上海城投總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實現。同時,要探索海外融資渠道。今後,到國際資本市場籌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也是公司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
3.上海城投的投資範圍
受政府委辦管理權限的製約,目前上海城投公司的投資範圍隻限於市建委係統內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與經營。由於上海城投是上海市政府所有的主要投資公司,根據其性質,上海城投今後也應適當擴大投資範圍和投資領域:
(1)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可從係統內擴大到全市範圍。除繼續加強建委係統內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以外,城投公司還應參與一些回報率較高的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活動,如港口建設與經營,機場建設與經營等。
(2)進行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土地開發。在城投公司參與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沿線附近,可獲撥一部分土地,建立土地銀行機製,進行土地儲備與開發。
(3)適當投資某些利潤較高且受政府控製的行業,如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
上海城投是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國有資產投資控股公司,其存在的目的既要體現政府和國有資本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麵的投資建設功能,提供社會公共產品,同時也要盡量滿足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願望。公司擴大投資範圍和投資預域的主要目的,不是簡單地參與市場競爭,而是要不斷開辟新的籌融資渠道,增加投資收益,以彌補財政建設資金的不足,使公司逐步走上自我平衡、資金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三、上海城投的管理製度模式研究
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之一,因此,上海城投公司要根據公司的性質和定位要求,並結合現有的客觀體製條件和曆史軌跡延續,形成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公司治理結構。
1.上海城投的經營管理模式
上海城投自成立以來,資產由最初的10億多元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億元,擁有十家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是一個以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為主要業務的龐大企業集團。根據企業現狀,經營管理模式也有兩種選擇:
一是投資性控股公司。上海城投主要承擔投資管理和資產運作職能,是投資決策中心,總公司不直接參與投資項目的具體建設和經營活動。生產經營重心下移,下屬於公司成為生產中心和利潤中心,是純粹的投資控股公司。
二是投資經營複合型控股公司,即產業集團。與前一種模式的最大區別是,總公司不僅對項目進行投資,而且直接參與項目的建設、經營和管理等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