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KPI實踐應用舉例(1 / 3)

台塑管理的“三寶”

身為總經理,一定要向好的典範學習,必須要進行“三向學習”。第一,向專家學習,多聽專家演講,專家講1個小時,要準備16個小時,要有10年以上的火候功力。你用1個小時來接收他16個小時的準備,再把他積累10年以上的東西吸收過來,坐下來聽課就是贏家。第二,向高手學習,一定要多向高手觀摩學習,向同行同業的高手學習不是丟臉的事,學習的目的是要超越對方。第三,向書本學習,書是前人血淚的結晶,要寫一本書也不容易,那是作者經驗的總結。多讀書,自然能學到很多東西。

我們現在就來先向台塑學習。台塑有“三寶”,這“三寶”事實上跟豐田的精細管理是非常接近的。

公司上下徹底支持製度化,由人治轉化為法治

公司上下徹底支持製度化,一定要想方設法由人治轉化為法治,從一個人說了算轉變為讓多數人認可才做。公司上下徹底支持製度化,是企業做強做大做穩的必修課程。畢竟人的精力有限,腦力有限,體力更有限,不可能什麼事都隻靠一個人來完成,要依靠製度。所有人都按照製度的要求來工作,依據製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嚴格的KPI績效考核:獎到心動,罰到心痛

台塑根據KPI來設獎金,由團隊獎金轉為個人獎金。這筆獎金根據績效來發。還有一種獎金是獎勵創新的,想要創新,必須敢去冒險。有的人因為創新而給自己造成了損失,台塑會把這個損失給員工補上。在發年終獎金的時候,由董事長拿自己的錢來獎勵那些敢做事、一心為公司著想的人。通過這套體係和機製讓員工感覺到公司對他是很公平的,付出努力就會得到回報。

現在富士康就是在學台塑的方法,郭台銘先生公開宣布,公司以後不再給員工發股票,由高管人員把自己的股票拿出來發。你要帶人做事,就要敢給員工好處。

王永慶這一點做得非常到位。每年年終,他會在除夕當天找高管人員到家裏開會。基本上從下午3點半開始一直開到6點多,然後他夫人出來給高管們發紅包,好多員工因為紅包數量滿意也就不會對除夕加班有什麼意見。

嚴格按照KPI績效考核員工,有些人有功勞,但功勞是短期的,有些人的功勞是長期才能體現出來的。功勞需要長期才能體現的員工,就要給一些其他的獎勵。

永續性推動專案改善,不斷設定主題,組成團隊、專案小組去改善,改善之後再來報告。

台塑最著名的是“午餐彙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進行“午餐彙報”。王永慶在聽的過程中會提出各種問題,假若員工一問三不知就不太好了。他用這種方式來逼著每個主管提高素質。

考核是把事情做好的唯一必要工具,雖然考核很累,但不考核更累。沒有任何公司不需要考核,不需要績效管理,公司不可能自動變好。

以前企業家交往,互相關心的第一件事是,你們公司有沒有導入ISO,現在導入ISO是次要了,他們更加關心公司有沒有導入KPI,如果不導入KPI,可能會被市場淘汰。處在如此激烈競爭的年代,要讓自己的企業屹立不倒,就要向台塑學習。要建構一套製度,績效考核很嚴格,但是又很合理。

推動專案改善,並轉化到各個部門的人

永續性地推動專案改善,把專案改善轉化到各個部門的每個人,把它變成KPI的目標卡。這是我們身為總經理必須要做的,部屬麵對考核的態度是個人責任心的具體體現,有的人責任心很差,這樣的人你不能指望他會為你做出什麼大事。

KPI責任考核表實例分析

世界上的生產模式隻有兩種:一種是福特式,就是由前端推動後端,第一關做完之後交到第二關,第二關做完交到第三關,這樣做造成了很多庫存,很多不良產品;一種是豐田模式,采用精細化管理,用後端拉動前端,有訂單的時候才生產,沒有訂單就不生產,企業沒有庫存。

設定了目標卡,列出了必須要做的事,做這些事又必須要有工具,必須要有流程,流程不順,沒有工具表單是沒有用的。

把每個人的崗位責任設好,每年的工作都是一樣的,突然要求部屬多做一件事,他會怎麼想?他可能會想:你要我多做事,是要給我加薪水了。我們可以把部門的崗位責任定得很明確,但在部門裏每個人的崗位責任要按照目標卡來設定,這個目標卡每個月都在變。外部環境變了,內部也要跟著調整,假若崗位責任設死了,就成了死棋。

先規定好崗位責任,再用目標卡設定個人工作項目。也就是員工到了公司就要聽公司的,公司要他做什麼工作,他就要做什麼工作,這也叫目標責任中心製度。

那麼,考核結果有沒有數據?有,考績要對應薪水。我們一再強調,薪水絕對不能單一,單一薪水容易造成員工沒有動力工作,幹多幹少得到的薪水都一樣。如果是年薪製怎麼辦呢?假如年薪是100萬元,可以按月發給他20萬元,剩下的80萬元要看目標完成情況,如果達成了年度目標,就把80萬元給他,如果沒達成年度目標,80萬元就沒有。也相當於固定工資和變動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