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麵試中應當保持的心態
小麗是個靦腆的女孩,做會計已經三年了,而且業務基本熟練,工作又認真,看到別人跳槽去了不錯的公司,自己也想試一試。可每次去應聘都是輸在麵試上,見了麵試官總是如履薄冰,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頭也不敢抬,眼睛也不敢看人,低著頭在那等過關,本來平時都回答上來的問題,這時腦子一片空白,還出現所答非所問的現象,回來後又總是懊惱不已,自慚形穢。越是這樣,就越是嚴重影響下次麵試時的心態,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形成惡性循環,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這是一個有能力但是麵試中沒有自信而求職失敗的典型案例,小麗的問題是個心理問題,屬於自卑畏怯、信心不足、蛇咬怕繩、心態不佳的問題。她應該解決心態的問題,是要充滿信心去參加麵試。麵試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了思維,思維決定了行動,行動能改變結果,結果構成了命運。
心態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的心態,特點是自信、希望、誠實、愛心、踏實等,積極的心態能發揮潛能,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另一種是消極心態,特點是悲觀、失望、自卑、欺騙等,消極心態能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奪走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終生陷在穀底,即使爬到了高處,也會被拖下來。我們的心理環境完全由我們自己的心態來創造。有的人能發揮潛能,能成功是因為他能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就是成敗的關鍵。良好的心理狀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用積極心態去看事情,也可以用消極心態,積極的心態能激發潛能,消極的心態則會抑製潛能。
是欺騙自己、曲解現實還是坦誠接受現實,是自信和自卑的分水嶺,判斷是否自信的標準是看有沒有勇氣敞開胸懷,不論來源於何處,隻要是有意義的新思想都能夠接受。自信是勇於調整自己,適應環境,即:現實發生了變化,與自己的期望不一致時敢於直麵現實、接受現實、並能適應和改造現實,這是自信精神的重要層麵。他們懂得世界在變化、社會在變化、行業在變化、企業在變化、工作環境在變化、周圍的人在變化、自己也必須隨之變化,而隻有“變”是不變的。現實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自信的人會千方百計地尋找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走出危局,而固執的人卻會以自信為借口一條路走到底,不對自己的思路作任何調整。自信是指對目標的忠實,而固執卻是對方法的忠實。自信的人善於捕捉所有人身上的閃光點為我所用,因此謙和又自信是成功者很重要的內在品質。而自信則是對自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並總能找出恰當辦法的一種信心。
體育比賽中弱隊戰勝了強隊,大爆冷門,或者是在商戰中實力弱的公司戰勝了實力強的公司。這些是為什麼呢?因為在諸多取勝的因素之中,充滿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挑戰是取得成功的基礎。一位著名的擊劍運動員在一次比賽中輸給了一個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對手。第二次相遇時,由於上次失敗的陰影的影響,這名運動員又輸掉了比賽,盡管他並不是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賽之前,這名運動員做了充足的準備,他特意錄製了一盤光盤,反複強調自己能夠戰勝對手,每天他都要將這盤錄音聽上幾遍,心理障礙消除了,在第三次比賽中他輕鬆擊敗了對手。
麵試也是如此,雖然世界500強外企大公司向來受到優秀畢業生的青睞,卻因為招聘門檻高、求職者太多,讓不少自身條件很好的畢業生或知難而退或無功而返。其實心理上的最大障礙是自己,阻礙成功的最大敵人是自己。例如,看到一份他喜歡的工作廣告,卻不采取任何行動,因為他自卑地想:“我能行嗎?競爭的人太多,我的能力恐怕不夠,何必自找麻煩!”結果與機會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信心不足產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環境的、家庭的或社會的等,但主要還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求職者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麵對激烈的求職競爭,夢寐以求的企業對自己的簡曆一點回音都沒有,或發了無數份簡曆都沒有下文,就開始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如別人。作為一名大學生難免想有一番大作為,但是當自己的豪情被人漠視的時候,也許會無力承受這種打擊。如果從更深一層來講,就是不敢麵對機遇、迎接挑戰,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競爭的勇氣,缺乏自信。走進麵試的考場就心裏發怵,參加招聘時,心裏總是忐忑不安,在求職中自己也總是拿不定主意,總是退縮。一旦受到挫折,就會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甚至覺得自己確實不行,也不敢說“行”,總是說“試試看”,顯得很沒自信。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忌,求職者必須認真加以克服。
被通知要參加麵試之後,一定要作好麵試前的全方位準備:物資準備、心理準備、研究準備、問題準備、儀表準備、禮儀準備。對麵試中的每一個環節仔細進行分析,認真地研究,充足的準備可以幫助我們鎮定自己。打有準備之仗自然心裏有底,不慌不忙充滿必勝的信心。心存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就必定成功。
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的優點一一列舉出來,形成優勢。寫下麵試時要說的重點,然後進行場景訓練和演繹。所謂的優點是任何你能運用的才幹、能力、技藝與人格特質,這些優點也就是你能有貢獻、能繼續成長的要素,這個優勢是你競爭的法寶。當然,自信不是自負,也不是自大,更不是自傲。有的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具備種種優勢:學習成績好、學校牌子亮、專業需求旺、求職門路廣,因而盲目自信,誌得意滿,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陶醉在已有的光環之中。在麵試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非我莫屬的模樣。但是,我們在闡述自己的優勢時不要不好意思,總覺得說自己的優點是錯的,開不了口、過分謙虛。勇氣在麵試中很重要,要敢於拉下麵子,要想盡辦法去爭取。職業的選擇往往就是對機遇的一種把握,錯過了機遇,你將會與成功擦肩而過。像小麗這樣過於自卑的人,在對其訓練時,可以先讓她矯枉過正,先過火點,讓她有點自負、自傲、甚至自大,克服自卑,然後在麵試過程中折中回來,就會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麵試時要樹立兩種心態:
麵試的目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招聘人員對求職者的態度一般是比較友好的,他們的目的是把優秀的人才選進自己的公司,增強公司的競爭力,而不是為了與求職者一比高低,所以求職者在心理上不要定位誰強誰弱的問題,那不是麵試的目的。
麵試中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求職者是求職不是乞職。求職者成功的關鍵在於自己的才能,以及臨場發揮情況。不要一想到自己要在麵試官麵前說話就開始想象負麵的結果,就開始怯場。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對自己信心不足,那麼到底該怎樣提高自己的信心呢?要想把心理上的敵人打垮,自信就是敲門磚,自信是一種骨子裏的精神,它是永不言敗的信心。自信就是“信賴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價值,這些價值不斷地累積,到了足夠多的時候,便會感覺人生是成功快樂的。”這個時候就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懂得平衡自己的心理。抱有一顆平常心就會坦然麵對麵試官,平靜地麵對麵試,回答問題從容不迫、自然得體、落落大方,這樣才會有良好的臨場發揮,才容易贏得麵試官的好感,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我們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無盡,然而,能發揮多少全要看我們如何認識自我,如何戰勝自我。
求職者在麵試時要時刻鼓勵自己、相信自己,要在實際行動中逐步地磨煉自己。一個人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戰勝的困難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10.4.3 如何在麵試中保持自信
自信是麵試成功的關鍵,有了自信才能把自己全麵展現出來,但是很多求職者不能在麵試中做到揮灑自如,下麵從幾個方麵來介紹如何在麵試中保持自信。
1.麵試的本質
麵試的本質是你跟你的中意的單位見麵進行交談。求職者其實與招聘單位是平等的,雖然看上去不是那樣。但是你要反複告訴自己,你們是平等的。這是保持自信的先決條件。
對招聘單位來說,麵試的核心內容是:
求職者是否具有公司需要的技能、知識、經驗;
求職者是否具有令公司滿意的工作態度;
求職者是否能夠與其他同事和睦相處;
求職者是否能夠留下來。
因此,求職者隻要能夠解答它的這些疑問,你的麵試就是成功的。但在那之前,求職者要認真的思考一下:
我是否喜歡這個公司?
我是否真的想留下來?
隻有在你給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情況下,你才能去全力以赴地展現自己。強扭的瓜不甜,沒必要在未來不歡而散。知道了麵試的本質,也知道了你應該保持的態度,就應該能夠克服自己,在麵試中“理直氣壯”地說話。
2.求職者需要牢記的幾點
(1)你能參加麵試,那麼你本身就是合格的不要在意你的簡曆是否符合該公司招聘要求上的標準,因為能夠讓麵試官抽出寶貴的時間對你進行麵試,那麼你簡曆上麵所描述的經曆、知識、個人基本信息和你的長相(照片)就一定已經符合他們的用人標準了,換句話說,你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求職者了。
(2)相信麵試官其實比你更緊張。
從表麵上來看,麵試是一個“噤若寒蟬”的求職者和一個“泰然自若”的麵試官的不公平博弈。可實際上那裏坐著的其實是兩個同樣緊張兮兮的人,隻不過其中一個比較會掩飾自己而已。畢竟麵試官也跟我們一樣是人,也是會緊張的,他也不可能全知全能,更不可能探測我們的內心。另外,在多數情況下負責給畢業生麵試的人年齡都不會太大,他們麵試時的心情跟你第一次求職時的心情差不多——表情嚴肅而大腦空白,他心裏肯定會在揣測:會不會因為聘用了你而使自己丟臉?是否會讓老板質疑他的工作能力?你是不是在說謊?你會不會經常生病而不能上班?你是不是一個團隊的“害群之馬”?你是不是他最後一個“救命稻草”?如果不聘用你,他又要到哪裏去找下一批求職者?下班前能不能給老板一個答複……
其實麵試官比求職者操心的事情多多了,而求職者隻要回答他的問題就好了。如果麵試官是你應聘部門的直接領導,他完全不會去關心人事方麵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對你的麵試也隻會局限在你最熟悉的那個部分:業務技能方麵,而他對你的情商評分來源則完全來源於他是否喜歡你——你可以把這想象成討好你的任課老師。
對於你來說一次麵試固然是一個獲得工作的機會,但也可以是鍛煉自己口才的機會,而對坐在你對麵的人來說,這關係到他在老板眼中的價值,你失敗了無非是去下一家繼續麵試,他失敗了很可能要導致他跟你一起去找地方麵試。所以你沒有必要緊張,大可保持自信。
(3)你可以不自信,但是你要“看上去”很自信女生要注意,當你走進一間麵試的小會議室,這是一個封閉的空間,你要做的就是把你隨身的包包放在一邊,然後拿著自己的簡曆走過去,坐下來,千萬不要死死的捏著你的隨身物品並把他們按在你的膝蓋上,那樣你會讓對方感到你與這個空間格格不入,你是一個“外來者”,這樣會得到“不能融入團隊氛圍”的評價。
男生要注意,如果你想讓人感覺你“具有執行力”的話,最好的辦法是雙腿微開的坐在椅子上,上身直立,讓脊柱靠在椅背上(你現在就可以試試),然後把雙手放在桌子上讓他們看到你幹淨的指甲跟粗壯的手指。於是,一個沉穩、有力、自信的形象就出現了。
(4)控製你的語速,不要帶著口頭語“這個”“那個”“我想是吧”“你知道”“額”——這一切都表示一個意思,你不相信自己說的話。請用肯定句式做每一句話的結尾,閃爍其詞隻能證明你不自信、不確定,肯定的語氣能幫助你獲得額外的加分。手部小動作、口頭語、目光遊離都會給人一種“不靠譜”、“不自信”的感覺,所以要盡量杜絕。
說話速度不能太快,麵試官還沒聽清你就說完了,他會覺得你可能在敷衍;當然也不能太慢,畢竟語速與你的反應速度有關。
第五節 麵試的意義
講了這麼多,大多都是麵試的技巧,但是一個公司有一個公司的麵試標準,這些技巧隻能供你參考,你不能指望完全依靠這些麵試技巧就能百戰百勝,關鍵還是要有紮實的專業素質和過硬的個人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書的最後一節,我們將向大家介紹麵試的意義,讓大家能夠從麵試的本質出發去應對麵試。現在大家對麵試已經有了一個基本概念,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麵試的意義,從而使得我們真正明白麵試中應該如何應對,祝大家在麵試中旗開得勝。
10.5.1 麵試的概念
目前,麵試雖然在各種組織的人員甄選中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但人們對麵試的確切定義依然眾說紛紜。
有的人認為,麵試就是談談話、見見麵而已;有人認為,麵試就是口試,口試就是麵試官與求職者交談,求職者以口頭答詢問題的考試形式;有人認為,麵試是通過外部行為(語言的與非語言的)的觀察與評價,來實現對人員內在心理素質進行測評的目的;有人認為,麵試即麵談加口試,是通過麵試官與求職者直接見麵、邊提問邊觀察分析與評價求職者的儀表氣質、言談舉止、體質精力以及相關素質能力,權衡是否與職位要求相適應的考試方式;等等。
如果把麵試僅僅定義為麵對麵的交談,那麼麵試就可能無法與一般性的日常交談區別開來,沒有反映出麵試素質測評的特點。如果把麵試簡單定義為口試,那麼雖然反映出了麵試是一種以口頭語言交流為中介的考試,但卻沒有反映出麵試精心觀察和推理判斷的特點。
其實,麵試是一種在特定的場景下,經過精心設計,通過麵試官與求職者雙方麵對麵的觀察、交談等雙向溝通方式,了解求職者素質特征、能力狀況以及求職動機等的人員甄選方式。在這裏“在特定場景下”的特點使麵試與日常的觀察、考查等測評方式相區別。日常的觀察、考查,雖然也少不了麵對麵的觀察和交談,但那是在自然場景下進行的;“精心設計”的特點使它與一般性的交談、麵談、談話相區別,麵談與交談,強調的僅僅是麵對麵的直接接觸形式與情感溝通的效果,它並非經過精心設計;“麵對麵的觀察、交談等雙向溝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麵試“問”、“聽”、“察”、“析”、“判”的綜合性特色,而且使麵試與一般的口試、筆試、操作演示、背景調查等人員素質測評的形式也區別開來了。口試強調的也隻是口頭語言的測評方式及特點,而麵試還包括對非口頭語言行為的綜合分析、推理與判斷。
10.5.2 麵試的考查手段
要想在麵試中脫穎而出,需要方方麵麵的付出,但是要想讓這些付出有效果,卻需要求職者將自己的準備展現在麵試官的麵前,而這又需要我們弄明白麵試官都通過那些手段來考查求職者。
1.談話
談話是麵試過程中的一項最基本的手段。在麵試中,麵試官通過向求職者提出各種問題,求職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麵試官能否正確地把握提問技巧十分重要。他不僅可以直接地、有針對性地了解求職者某一方麵情況或素質,而且對於駕馭麵試進程營造良好的麵試心理氛圍,有很重要的影響。
2.觀察
觀察是麵試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在麵試中,要求麵試官善於運用自己的感官,特別是視覺,觀察求職者的非語言行為。它不僅要求麵試官在麵試中要善於觀察求職者的非語言行為,而且要能指明求職者的行為類型,進而借助於求職者的表象層麵推斷其深層心理。對求職者非語言行為的觀察,主要包括麵部表情的觀察和身體語言的觀察。
在麵試中,除麵部表情外,身體、四肢等在信息交流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手勢,它具有說明、強調、解釋或指出某一問題、插入談話等作用,是很難與口頭語言分開的。
在麵試中,具有不同心理素質的人,其身體語言的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一個情緒低落的人,可能兩肩微垂,雙手持續做著某個單調的動作,身體移動的速度也相對較慢。而一個性格急躁的求職者,經常會無休止的快速運動手腳,雙手還可能不斷戰抖。一個缺乏自信、缺乏創新精神的人,會始終讓他自己的雙手處於與身體緊密接觸的部位,頭部微垂。一個人緊張或者焦燥不安時,膝蓋或腳尖往往會有節奏地抖動,手指不停地轉動手裏的東西,擺弄自己的衣服,亂摸頭發等。
在麵試中,聽覺的運用也非常重要,麵試官應傾聽求職者的談話,對求職者的回答進行適度的反應,當求職者的回答與所提問題無關時,可進行巧妙地引導。在傾聽求職者談話時,應該邊聽邊思索,及時地歸納整理,抓住關鍵之處。對求職者的談話進行分析,比如是否聽懂了麵試官的提問,是否抓住了問題的要害,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層次性、準確性等。還可根據求職者講話的語音、語速、腔調等來判斷求職者的性格特征等。比如聲音粗獷、音量較大者多為外向性格;講話速度快者,多為性格急躁者;愛用流行詞彙者大多虛榮心較強等。
10.5.3 麵試的內容及特點
麵試是麵試官和求職者之間的一種雙向溝通過程。在麵試中,求職者並不是完全處於被動狀態。麵試官可以通過觀察和談話來評價求職者,求職者也可以通過麵試官的行為來判斷麵試官的價值判斷標準、態度偏好、對自己麵試表現的滿意度等,來調節自己麵試中的行為表現。同時,求職者也可借此機會了解自己應聘的單位、職位情況,以此來決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這一工作等。所以麵試不僅是麵試官對求職者的一種考查,也是主客體之間的一種溝通、情感交流和能力的較量。麵試官應通過麵試,從求職者身上獲取盡可能多的有價值信息。求職者也應抓住麵試機會,獲取那些關於應聘單位、職位及自己關心的信息。
1.麵試內容
麵試內容對於不同的求職者來說是相對變化的、靈活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麵試內容因求職者的個人經曆、背景等情況的不同而無法固定。例如,兩位求職者同時應聘銷售助理,一位有多年從事銷售工作的經曆,一位是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在麵試中,針對兩者的回答的提問可能就各不相同。
麵試內容因工作崗位的不同而無法固定。不同的工作崗位,其工作內容、職責範圍、任職資格條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市場部的有關崗位和人事部的招聘崗位,無論是工作性質、工作對象,還是任職資格條件,都會有很大差別。
因此,麵試的內容和形式也都有所不同,麵試題目和考查角度也都各有側重。
麵試內容因求職者在麵試過程中的麵試表現不同而無法固定。麵試題目一般都是事先擬定的,以供麵試時參照。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按事先擬定好的題目逐一提問,毫無變化,而要根據求職者回答問題的情況,來決定下一個問題問什麼?怎麼問?如果求職者回答問題時引發出與擬定的題目不同的問題,麵試官還可順勢追問,而不必拘泥於預定的麵試題目。
總之,從麵試官的角度來看,麵試內容既要事先做好準備,以便提問時能有的放矢,又要因人因“事”(崗位)而異,靈活掌握;既能讓求職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又不能完全讓求職者海闊天空地自由發揮,最好是在半控製、半開放的情況下靈活把握麵試內容。
2.麵試對象
麵試的形式包括單獨麵試和集體麵試。在集體麵試中,多位求職者可以同時位於考場之中,但麵試官不是同時向所有的求職者發問,而是逐個提問,逐個測評,即使在麵試中引入辯論、討論,評委們也是逐個觀察求職者表現的。麵試的問題一般會因人而異,測評的內容也會側重個別特征,同時進行會相互幹擾。
麵試是因人而異,麵試官提出問題後,求職者針對提問進行回答,考查的內容不像筆試那麼單一,既要考察求職者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和實踐經驗,又要考察其儀表、反應能力、應變能力等,因此隻能因人而異,逐個進行。
麵試一般會由用人部門主持,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和任職資格條件等不同,麵試差異也很大。
每一位求職者的麵試時間,不會作硬性規定,而是視其麵試表現而定,如果求職者對麵試問題對答如流,條理清楚,麵試官感覺很滿意,在約定時間甚至不到約定時間即可結束麵試;如果求職者對某些問題回答不清楚,需要進一步追問,或需要進一步了解求職者的某些情況,則可適當延長麵試時間。
3.麵試交流直接互動
與筆試、心理測驗等人員甄選方式不同,麵試中求職者的語言及行為表現,與麵試官的評判是直接相連的,中間沒有任何中介形式。麵試中麵試官與求職者的接觸、交談、觀察也是相互的,是麵對麵地進行的。主客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也是相互作用的。而筆試、心理測驗中,一般對命題人、評分人嚴加保密,不讓求職者知道。麵試的這種直接性提高了麵試官與求職者間相互溝通的效果與麵試的真實性。
10.5.4 麵試的發展趨勢
隨著近些年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的興起,企業的人才觀念和招聘形式都有所變化,麵試呈現出了下麵幾個發展趨勢。
1.形式的多樣化
麵試早已經突破了那種兩個人麵對麵一問一答的模式,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比如:單獨麵試和集體麵試、一次性麵試和分階段麵試、非結構化麵試和結構化麵試、常規麵試和引入了演講、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的情景麵試等。
2.程序的結構化
以前,對麵試的過程缺乏有效把握,麵試的隨意性很大,麵試的效果也得不到有效保證。為了改進這一點,目前許多麵試的操作流程已經逐步規範起來。從麵試官的角度來看,麵試要問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事先一般都會有一個具體的方案,以提高對麵試流程和麵試結果的可控性。
3.提問的彈性化
以前,許多麵試基本等同於口試。麵試官提問的問題一般都事先擬定好,求職者隻需抽取其中一道或幾道回答即可,麵試官一般不再根據問題回答的情況提出新問題。麵試官評定成績僅依據事先擬定的標準答案,僅以回答內容的正確與否來評分,實際上這隻不過是化筆試為口述而已。現在則不同了,麵試中麵試官問題的提出雖源於事先擬定的思路,但卻是為了適應麵試過程的需要而自然提出的,也就是說後一個問題與前一個問題是自然銜接的,問題是圍繞測評的情景與測評的目的而隨機出現的。最後的評分不是僅依據回答內容的正確與否,還要綜合總體行為表現及整個素質狀況評定,充分體現了因人施測與發揮麵試官主觀能動性的特點。
4.麵試結果的標準化
以前,許多麵試的評判方式與評判結果沒有具體要求,五花八門可比性差。近些年來,麵試結果的處理方式逐漸標準化、規範化,這樣更有利於企業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選拔人才。
5.麵試測評內容的全麵化
麵試的測評內容已不僅限於儀表舉止、口頭表述、知識麵等,現已發展到對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理成熟度、求職動機、進取精神、身體素質等全方位的測評。且由一般素質為測評依據發展到主要以擬錄用職位要求為依據,包括了一般素質與特殊素質在內的綜合測評。
6.麵試考官的專業化
以前的麵試,主要由用人部門組織主持招聘。後來實行人事部門、具體用人部門和人事測評專家共同組成麵試考評小組。現在,許多單位的人事部門都已經形成了專業的人才管理機構,從招聘、錄用、培訓到上崗、升遷等都有了專業化的流程,麵試中麵試人員的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一流的伯樂選一流的馬”,麵試官的素質對於提高麵試的有效性、保證麵試的質量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