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啤酒有冠心病者,切忌長期多飲啤酒。事實證明,經常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心肌組織中出現脂肪沉積,心肌肥厚,心髒擴大,被醫家稱之為“啤酒心”,這顯然對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9.吸煙嗜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煙者的2~6倍,且與每日吸煙支數呈正比。因此冠心病患者應當堅決的戒煙。
冠心病的飲食選擇
冠心病的基礎病變大多為動脈粥樣硬化,多數伴有高脂血症及肥胖症。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中絕不可忽視飲食療法,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凡是長壽老人大多數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冠心病人來講,隻有將飲食、運動及藥物療法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效預防和控製冠心病的積極作用。
冠心病患者飲食治療方案
1.控製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製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複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製,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2.限製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製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
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400克。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很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於冠心病的防治。
膳食中應控製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於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製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2日1個雞蛋,不可1日吃數個雞蛋。要限製動物的內髒、腦等的攝入。
3.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心髒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髒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l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製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4.飲食宜清淡、低鹽對合並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製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製鹽的攝入。
5.多吃一些保護性食品如洋蔥、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帶、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員發現大蒜和洋蔥含有精油,這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成分。精油是一種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千克體重1克的標準吃生大蒜,或者按每千克體重2克的標準吃生洋蔥,就可以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適量飲茶可防治冠心病。茶葉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能有效的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可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
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含鎂豐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類及豆製品、枸杞、桂圓等。含鉻豐富的食品,有酵母、牛肉、肝、全穀類、幹酪、紅糖等。鉻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含鋅較多的食品有肉、牡蠣、蛋、奶等。科學家認為,鋅銅比值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如蝦皮等。含硒較多的食物有牡蠣、鮮貝、蝦皮、海蝦、巴魚等。補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輕心肌的損傷程度。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於心髒。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獼猴桃、柑橘、檸檬和紫皮茄子含有豐富維生素C,冠心病病人應多吃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
7.忌煙酒和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應當戒煙,減少飲酒量,當合並高脂血症時,應避免飲酒。並應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髒、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