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善結人緣,多個朋友多條路(1 / 3)

朋友是一條路,會走的路路通、路路順,不會走的四處碰壁,走投無路。“為人一條路,惹人一堵牆”,此乃經驗之談。

因此,做人要具有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善結人緣,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而要搞好人際關係,就必須知道其中的精要。那就是,在選擇朋友的時候要明辨忠奸,在對待真正朋友的時候,要以心換心、誠實厚道,在與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要寬容忍耐、息事寧人。

朋友是一座終身享用的金礦

財富不一定得到朋友,而朋友卻一定是財富。

朋友就是關係,自古皆然。“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朋友什麼?靠朋友吃飯、靠朋友謀事、靠朋友介紹朋友、靠朋友結識朋友。朋友是一條線,以線牽線,以線織網,就能進入朋友圈了。朋友也是一條路,會走的路路通,路路順,不會走的四處碰壁,走投無路。

“為人一條路,惹人一堵牆”,此乃經驗之談。

所以,別的什麼沒有都可以,絕不能沒有一個好朋友圈子!有了一個好朋友圈子,就進入了一個高級利益共享體,對朋友好,對自己也好。朋友發財,自己也會沾光;朋友升官,自己也跟著戴烏紗;朋友享樂,自己絕不會受苦。好朋友圈子好處當然多了,你豈能不削尖腦袋往裏擠?

好朋友圈子是一種生存和發展的保障,這對漂泊的人再重要不過了。有圈子依托,既有安全感,又能分享意想不到的好處,誰會不樂意呢?

好朋友圈子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細胞,它能夠粘連上其他閃光的多彩的蹦跳的溢香的圈子,使每個人都與圈子鏈相連接,從而以朋友的名義可以走遍天下。

好朋友圈子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擴張性,那些圈子外的人想方設法進來,那些圈子裏的人無論怎麼也不願出去,大有生為圈子人,死為圈子鬼的氣概,不能不讓人歎服。

人們熱淚盈眶認老鄉,還不是認老鄉圈子嗎?人們千方百計找好工作,還不是為了進入一個好圈子嗎?人們爭先恐後想擠進好單位,還不是想分享單位圈子的好處嗎?

好朋友圈子是一種開發不盡的資源,那麼多人都在爭搶;好朋友圈子是一筆無價的財富,那麼多人一生一世都享用不完。

有了財富,並不算什麼,財富失去了,那就什麼也沒有了;有了權位,也並不能算尊貴,一旦權位失去了,那也就一無所有了。但如果有了一個好朋友圈子,那就會應有盡有。即使一時失去了一些東西,好朋友圈子也會幫助你盡快得到;即使跌倒了,好朋友圈子也會用力地把你重新扶起來。這是好朋友圈子的好處,更是好朋友圈子護群的特異功能。有了這種特異功能,好朋友圈子才能有凝聚力,如果喪失了這種功能,好朋友圈子就會沒有任何魅力可言!

好朋友圈子也是一種難得的身份證明,進入者,既得好處,更顯尊貴。表現欲和成就感得到最大滿足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仿佛因好朋友圈子而提高了。受益的不隻是有形的好處,還有無形的心態。在社會上能夠找到自己理想的地位,該是多麼愜意!若能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那就不僅僅是輝煌,而是不朽了。這一切的一切,離開了好朋友圈子行嗎?

那麼,怎麼才能用朋友這條線編織成一個關係網呢?最關鍵之處就是你要建立一個朋友檔案。“朋友檔案”的建立其實很簡單。首先,把你在學校時的同學資料整理出來,並做成記錄;畢業數年後,你的同學會分散在各種不同的行業,有的甚至已成為個中佼佼者,當你有需要時,憑著同學的關係,相信他們會給你某種程度的幫忙。這種同學關係,還可從大學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學,如能加以掌握,這將是一筆相當大的資源。當然,要建立起這些同學關係,你非得時常參加同學會,並且隨時注意同學動態不可。

其次,把你周圍朋友的資料建立起來,對他們的專長也應詳細記錄。他們的住所、工作有變動時,也要在你的資料上修正,以免有必要時找不到人,而要有這些變動情形,則有賴於你平時和他們的聯係。

同學和朋友的資料是最不應疏忽的,你還可以記下他們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煩,在他們生日時寫上一張生日卡,或請吃個便飯,保證你們的關係突飛猛進。這些關係若能妥善維持,就算他們一時幫不上你的忙,也會介紹他們的朋友來助你一臂之力。

另外,有一種“朋友”也是你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應酬場合認識,隻交換名片、談不上交情的“朋友”。這種“朋友”各種行業各種階層都會有,你不應把這些名片丟掉,應該在名片中盡量記下這個人的特征,以備再見麵時能“一眼認出”。但最重要的是,名片帶回家,要依姓氏或專長、行業分類保存下來;你不必刻意去結交他們,但可以借故在電話裏向他們請教一兩個專業問題,話裏自然要提一下你們碰麵的場合、或你們共同的朋友,以喚起他對你的印象。有過“請教”,他對你的印象也會深刻些。當然,這種“朋友”不可能幫你什麼大忙,因為你們沒有進一步的交情,但幫小忙,為你解決一些小問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有人用電腦建立朋友檔案,有人用筆記簿,有人則用名片簿,這些方法各有長處,而不管用什麼方法,有幾點是必須記住的:每個朋友對你都有用處!每個朋友都不可放棄!每個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聯係!

所以說,朋友是一條線,以線織網,就能形成朋友圈。而朋友圈是一種挖掘不盡的資源,是一筆無價的財富,你一生一世都享用不完。

交友待友有方法

一個人可以沒有財產,但他絕不可以沒有朋友。擁有許多朋友的人具有比別人更大的優勢和別人無法比擬的更多機會。當一個人的事業處於低潮或上升階段時,朋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許多人以為自己交際很廣,似乎擁有很多朋友,但當他真正需要朋友時卻發現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交友處世的方法。

第一,讓朋友勝過你。朋友間,當有人高談自己的光榮曆史時,我們會脫口而出:“那有什麼了不起!我的過去比你更值得吹噓呢。”就因為這樣,我們失去了許多朋友。

法國哲學家羅修夫曾說:“若想樹立一個敵人,隻需打敗你的朋友就可以了。若要結交一位摯友,就要讓對方勝過你。”德國有句俗話,也有相同的意義:“沒有任何一件事比看到別人失敗更能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了。”的確,在我們的朋友中,就有這種人,他們興高采烈地看著我們失敗。如果自己一旦成功了,就要注意盡可能隻告訴自己最親密的親友,這樣就可保持成功。

為了贏得一個好朋友,請讓朋友勝過你。那些愈誇大自己成就的人,就愈沒有成就。我們應該盡量心存謙虛之情,切勿自我標榜。有時,為了讓朋友更出色,還可以采用出讓功勞的辦法。

晉朝王導為宰相,有一個叛賊,他不去討伐,陶侃責備他,他複信說:“我遵養時晦,以待足下。”陶侃看了這封信笑說:“他無非是‘遵養時賊’罷了。”王導“遵養時賊”以待陶侃,即留下現成的功勞準備讓於人。

第二,多為朋友著想。

●多為朋友著想,多體諒對方的難處。友誼不會自己生長,需要悉心培養。

●傾聽朋友的述說。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傾聽朋友的述說,就是表示理解的最佳方式。

●關鍵時刻要有克製。情緒衝動或發怒時說的話,對友誼的破壞性最大,所以在你的脾氣將要爆發時,最好從朋友處離開。

●自己的壞情緒不要影響朋友。如果你強求別人順應你的惡劣情緒,誰也不會靠近你。

●經常表示對朋友的關切。見麵說幾句話,寄一張生日卡片,打個問候電話都表示你時時關心著朋友,這是給朋友最好的禮物。

第三,結識新朋友。“萬事開頭難”,在彼此事先相約或相知的過程中,人們通常是用約定俗成的一些寒暄之語,如致問候,互表敬慕來開頭,以緩解初次見麵的拘謹。但是在不知、無約、又無人介紹的場合下,就需要試探人首先觀察環境,尋求與被試探人對環境的共同感覺,然後確定第一句話,如排隊買票時,可說:“怎麼搞的,這麼慢。”盡力找準共同感覺。

用求助的方式來結交朋友是最有效的。如在餐廳同一張餐桌上,恰時地說:“對不起,請你幫我照看一下位置,我去去就來。”當然求助式探問,要掌握求助的內容是對方輕而易舉可做到的。求助後應表示感謝。

擴展是結識雙方能否由陌生走向熟悉的關鍵。要以愉快、輕鬆、隨意的方式與對方交談,一般是以詢問開頭。比如:“你買去哪兒的票?”“來這兒旅遊嗎?”詢問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與對方的共同點,這樣你就可以繼續帶出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你要去的地方我已經去過多次,非常熟悉。”“我真羨慕你,我要是也能到處轉轉該多好啊。”

當與新識者握手告別時,你可以打開你的備忘錄請對方寫下自己的聯係方式,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對方。可以確信,當你找上門去的時候,對方一定會熱情歡迎你,因為你們早已不再是陌生人了。

除此之外,在社交場合,遇到陌生人時你還可以通過下列辦法結識新朋友:

●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坦白地說“我很害羞”或“我在這裏誰也不認識”,比拘謹、冷漠好得多。

●從周圍環境中找到與人交談的話題。

●善意地以對方為話題,比如:“你的帽子很別致。”

●提出問題,許多難忘的談話都是從一個問題開始的。

●留心傾聽,不傾聽也就不能真正地交談。

●談當時的情況或活動。例如在商場裏,你可以說:“今天又不是節假日,人也這麼多!”在電影院裏,你可以說:“我聽說這位明星有可能得到今年的奧斯卡獎提名。”

●奉上幾句讚美之言。例如在洗衣店,你可以說:“你的這件衣服真漂亮!”

●對對方正在做的事表示興趣。例如在火車或飛機上,鄰座正在看書,你可以說:“我聽朋友說起過這本書,到底怎麼樣?”

●給對方一點兒東西。例如在火車或飛機上,你可把報紙、雜誌借給鄰座,或請對方分享食品。在聚會的場合,隻要你肯為不認識的人帶杯飲料,你們很快就會聊上了。

●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例如在等著拔牙齒時,你可以跟鄰座說:“我很緊張,你呢?”

●主動打招呼,並介紹自己。例如你可以說:“我是從xx地方來的,現在跟您同行。”或者“我剛搬來,跟您做鄰居。”這種坦率熱情的態度無論在哪裏都很管用。

第四,不忘老朋友。有句名言說:結新知,不如敦舊好。在日常生活中,與其施恩於人,而獲得他人的好感,不如依正道而行,以獲得輿論的推崇;與其另外結交新朋友,不如珍惜原有的友誼。結交新的朋友並非不好,隻是不能喜新厭舊!何況,輕易背棄朋友的人,也難免會有被拋棄的一天!

第五,不要居高臨下地交朋友。與自尊心很強的人交朋友時,不要讓對方覺得你比他有作為。

第六,不計較朋友間的差距。再富有的人也有傷心的時候,“有錢亦有失意時”,如果比別人賺的多,那麼就不該在窮人麵前抱怨什麼,至少你擁有比較多的財富。

朋友相處之間,如果收入相差懸殊,應盡量讓收入不同的影響減輕到最低。必須誠實麵對自己的腰包,衡量什麼是自己負擔得起、什麼是不該參與的,不必掩飾自己手頭拮據的情形,參加朋友間的活動須量力而為,即使活動本身相當具吸引力,也別借貸參加,否則隻會讓友誼變質。

與朋友相處,如果聽到別人不斷地炫耀財富,不免心生反感,同樣地,朋友也不希望常聽到你哭窮,所以,無須與別人討論你的錢財多少,因為友誼是相濡以沫的,它不會因你的財富多寡而有等級之別。

第七,好朋友要多關照。手到、腳到、口到,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本。手到是指寫信、寄卡片;腳到是指拜訪及出席聚會;口到則是指打電話問候之類。此“三到”在人際關係的建立上是不可缺的。

劃分層次,區別對待

朋友的來源、友情產生的基礎不同,有的是自然天成,有的是主動結交而成。在長期的交往中,與朋友情誼的深淺也不同,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是泛泛之交,有的隻是一個特定時期的朋友。因此,對不同層次的朋友,交往的方式也各有側重,投入程度也有輕重之分。

第一,朋友的層次劃分。根據親疏遠近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朋友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命裏注定”的。這是你生活、工作經曆中自然產生的,如親友、鄉友、學友等,是因為血緣、地緣、機緣為共同點而很容易地出現的,不是你想擺脫就擺脫得了的,也不是你想求就求得到的。

●“戰友式”的。這是在共同的工作中互相支持、鼓勵、攜手共進中出現的,如工作上配合默契的搭檔,這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得以形成的,基礎比較牢固。

●“患難之交”的。這是在共患難、同甘苦中結下的友情。如在對方處於極為低落的地位時在精神和物質上給過無私幫助;或是因為淪落之時互勉互助,齊心協力渡過難關。這是經得起世事滄桑變化考驗的友情。

●“臨時性”的。出於某一種利益上的需要共同攜手、精誠合作,但雙方在人格、性情上差別過大,利益一結束,雙方的友情也就隨之消散。比如在單位裏為對付共同的“敵人”而臨時結成的聯盟,一旦“敵人”不存在了,雙方交往的基礎也失去了,甚至反目成仇。

●“特定式”的。隻是某一方麵有特定的吸引力而走到一起,如棋友、牌友、玩友等等,除此之外,不會在其他方麵有過深過多的交往,甚至毫無交往。這隻是滿足某一方麵需要的朋友,“目的”性明確,不會有利益上的損害,相互交往比較輕鬆,而且帶有很強的臨時性特點。

●普普通通的。來往較為密切,但不深入,談不上彼此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也不會互相拆台、互相攻擊,有需要時可請求支援,被請求時也會盡力而為,但不會無所不談,也不會舍己為友,朋友之名較濃,朋友之實較弱。

第二,分清輕重,區別態度。對各種類型的朋友,要學會分清輕重,區別對待。

●親友:禮數周到。這是一種人情味比較濃的人際關係,隻有建立在經常聯係的基礎上,才能加深彼此的情誼。聯係的方式可以比較親切、自然,注意周到細致的禮數。比如多日不見,走動又無時間,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電話互相問候,詢問有無需要幫忙的事情。記住親友的生日,並及時祝賀,更能體現親戚間的親近和關切,還可以搞家族式的聚會,互相邀請,以慶祝工作中的突出成績、給老人祝壽等等。這種聚會既可以使大家感到親切愉悅、其樂融融,又可交流思想、交換信息。對於長輩親友(如叔叔、伯伯、舅舅、姨姨等),最適宜於在節日和他們的生日去探望、問候和祝賀,在禮節上做到無可挑剔。

●鄉友:能幫則幫。每個人都有或輕或重的鄉土觀念,特別是現在人員流動性強的情況下,同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老鄉而容易因地域特點而結成朋友。鄉友之間的特點是:容易接近、共同的話題較多,特別是在外地,在人生地不熟,其他圈子的朋友還比較少時,同鄉便成了最有力的靠山。因此,對鄉友請求幫助的要求,一般不要拒絕,能幫則幫,盡力而為,你幫助了他,他也會尋機報答的。

●學友:時時相聚。作為學友,友情締結在純真、無利害衝突的階段,基礎比較牢固,用不著特別地表現加深友誼的行動。學友之間的友情的突出特點:彼此都認為雙方是純潔的友誼,需要幫助時,直言相告即可,不要因有事相求而先以討好作為鋪墊,這樣會被對方認為是褻瀆了同學之情。但對待學友,也不能隻是有事相求時才想起他,沒事時就忘得一幹二淨。因此,對待學友,特別是要注意平時時常相聚,在一起輕鬆地坐一坐,聊聊天,彼此通報一下近況。對外地的學友,相聚機會較少,但也要不時通通電話問候一聲。

●摯友:視若親人。摯友可能產生於親友、學友、鄉友、戰友等不同層次之中,不管來自於哪個層次,他已經成為你朋友群中的“核心”人物,說明你們之間友情的程度是最深的,因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對這類朋友的態度是:無所不談。你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得到他的反應,你的困難可以及時得到他的鼎力幫助,他是你的第一傾訴對象,也是最值得信賴、最可依靠的人。因此,對這類朋友,你不能斤斤計較,在對方需要支持時,即使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也要舍得,所謂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對方做得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也要寬宏大量一些。世上能成為摯友的沒有幾人,因而要倍加珍惜,視如親人,不可輕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