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適應現實的心機(1)(2 / 3)

[BT2]2.接受現實的世俗

對於很多人來說,怎麼很好地融入現實的社會是個難題,盡管他們有很多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到實現社會中世俗的地真正含義,或者根本不願意接受這個社會的世俗性。

圓滑,很多人都對這個詞沒有好感,尤其是那些年輕人,他們認為圓滑的人就是那種極善於察言觀色、巴結奉迎、隨波逐流的人,如同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似乎這樣的人就是偽君子。然而,他們又很羨慕那種人的那種能在別人麵前遊刃有餘的能力。那麼,他們碰到一些左右為難的情況時,是不是也應變得圓滑一些,以適應這個複雜的社會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作出了很好的解釋。聰明的人認為做人要“處事圓滑、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汙而為人謙和”。就是說處理具體事情的時候,可以適當掌握尺度,依情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但是內心一定要誠實忠厚,做人要保持誠信。該堅持的事,你應該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妥協的事,應該更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意思,作出適當妥協,甚至放棄自己的意見。如果一個做什麼事都沒有主見,隻會點頭奉承,那自然會被認為生性圓滑,也得不到別人的尊敬。

人在現實生活中要適當圓滑一點,是一種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的體現。我們身為社會的一份子,無論是為了生存還是更高層次的情感交流必定都需要人們去適應各類人群、各種場合。一個為人處事圓滑的人,他總是對所處的環境和他人的感受有著極其敏銳的判斷,會根據當時的處境說出在當時最該說的話,做出在當時最該做的事情。這種人通常在各個方麵都適應得比較好,能夠很快投入到一個全新的人際環境當中。

圓滑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褒義的,如你有一個很隨和的同事,他處理人際關係麵麵俱到,公司裏的各類人等都會喜歡和他交往,感覺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貶義的,你可能有個狡猾的朋友,從他八麵玲瓏的交際手段可以看出他這人相當精明,他會用讓你啞口無言的理由拒絕他本可以幫助你的事情,隻因為他對你的付出注定不能為他換來什麼!

對於前者褒義的表現形式,在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必定需要你善於周旋其中,善於察言觀色,揣度別人的心思意圖,也許關鍵的一句話、一個行為就可以決定你的一筆生意或一個方案是否讓人接受!所以,你應該對不同類型的同事采取不同的策略,在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同時,還要讓頂頭上司了解和喜歡你,與上級和同事都保持良好的關係,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進而,你麵對想要幹的事時,既要執著,又要會變通,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後者貶義的表現形式,你不必感歎“社會不公,小人當道”,而是要學會變通,保持適度的彈性,把握說話的分寸,學會婉轉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際關係;你要重視生活中的應酬,通過一些生活和工作的細節樹立好的人緣;同時要與朋友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的生活,你的事業還需一點圓滑。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說到底還是需要心與心之間的交流的。所以你在“圓滑”處事的同時,一定要記住一個根本:為人誠實,誠信為本。

[BT2]3.不要被個性誤導

從根本上說,現實的社會是消彌個性的。保持個性不足為過,但過分地張揚個性,無疑將自己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赤裸裸毫無遮掩,無異於把肉放在木板上,憑人宰割了。

人在年輕時,是最具個性的年紀。但是,對於個性的真正含義,你又了解多少呢?

這似乎是個尊重個性的時代。不論是什麼事情,隻要有稍微跟別人不同的地方,便會解釋為有個性。

教育界提倡的寬舒教育政策,也是以尊重個性、培育個性為目標,而非累積整齊劃一的知識。

個性是那麼的重要嗎?翻開字典一看,對於個性是這樣解釋的:“是以與他人或物體做區別的個人或個體的固有特性。”

在不久之前,個性這個詞彙是具有光芒的,然而近來其涵義卻有了變化。個子高也是個性,個子矮小也是個性。天生頭發紅棕也是個性。什麼事情都變成了個性。

將所有的東西都視為個性的想法,是由人權思維所衍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