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根本的特征,它是在世界範圍內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縮小了各國和各地區間的距離,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雙重動力的驅使下,世界經濟活動衝破地區、民族的壁壘,融為一個遍及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體現出越來越相互依存、相互聯係的關係,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全球化是指跨國公司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相互依賴性增強”。
經濟全球化對當代世界發展的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它是現代化進程在當代的深化與擴展,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被稱為一柄“雙刃劍”,它一方麵推動了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增長,為一些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另一方麵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和國際風險的程度,並對國家主權和文化造成了嚴重衝擊。總的來看,它促進了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加深了國際的分工與合作,推動了新的國際經濟體係和秩序的形成。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文化的生產和消費活動也衝破了國界,以往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內部的文化產業分工和協作,已經發展成為一係列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大分工和大協作。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出了更多的生產條件和市場需求,反過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又促進了文化貿易的往來,推動了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文化產業國際化生產方式的發展使傳統上對物質資源的爭奪轉變為對文化資源的爭奪。尤其是20世紀後期,新的信息交換方式的建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對文化資源的采集和重組力度。比如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在原生態聲像的基礎上生成各種根據加工者意願和想象而創造新的視聽感覺,而且這個過程是可以控製和選擇的,這也為文化資源的全球整合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越來越多的文化資源作為生產要素進入了國際市場,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全球的文化資源,使這些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最佳配置成了各個國家都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單純依靠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已經遠遠難以滿足產業國際化發展的需要,當今的文化資源處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競爭實際上也就是文化資源的掌控和開發能力的競爭。某一地域、某一國家的文化資源已不再為該地域、該國家所獨有,國際化的生產方式不僅使物質資源的爭奪全球化,也使精神文化資源的開發走向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