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出版的《神秘地區》手冊中講述了一位名叫本恩迪科特·努瑞什斯基的男子突然看到一個男孩溺水,便奮不顧身地跳入河中將男孩救了出來的故事。然而,當努瑞什斯基從水中出來後人們才發現他身上都是幹的。這時努瑞什斯基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是在水麵上奔跑,這一點連他自己也無法解釋清楚。
現代超心理學家至今也無法破解這些飄浮現象。被稱為瑜伽修行者的印度教超在禪定派大師也懂得懸浮術。1986年,美國華盛頓曾進行了一場瑜伽修行者飛行大賽,這次競賽是麵對公眾進行的。
大約20名瑜伽修行者在此一決高低,他們飄浮在空中,最低的也有60厘米,最高的可達到1·8米。
據說中國的僧侶們也可以輕易地將身體飄浮在空中。科學家一直嚐試解開人體是如何擺脫地心引力飄浮在空中的,這種抵抗地心引力的事件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理論基礎,但卻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一直令人困惑不解。
俄羅斯醫師伊維格涅·普德科特諾維對此十分感興趣,他將一個盤子冷卻在-167益的電磁場環境下,隨後在特殊裝置控製下將這個盤子以每秒3000轉的速度飛速旋轉,這個時候,放在盤子裏的物品開始懸浮起來,達到失重狀態。
普德科特諾維的這一研究立即產生了炸彈式的轟動效應。許多專家開始致力於反地心引力的研究並提出許多反地心引力的理論和方法。美國科學家在特殊裝置中將一個超導電體放置在磁體之上,這個超導電體便可在空中懸浮起來。這一原理被稱作“梅肯爾效應”。依據這種作用原理,這個超導電體係統建立了一種作用場,這個作用場可使超導電體失重5%。普德科特諾維相信,今後可以依據這種作用原理,成功建立一種反地心引力係統。
一位荷蘭科學家也成功地研製出了一種反地心引力裝置,可以使一隻活青蛙飄浮起來,他表示該裝置無需借助任何外力,如彈跳力、推動力、飛行動力或爆炸力,隻要將裝置做大就可以將人飄浮起來。
俄羅斯大學心理係也在進行這種研究,三位實驗者在催眠狀態下在模擬軌道運行的太空船內出現輕度失重狀態,當他們調整相應條件時,催眠者竟然完全達到失重狀態。
神童的智能極限
一般而言,被稱為神童的人,在很小或者比較小的年紀,就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稱的“驚人的才華”或者“非凡的稟賦”,他們的智商通常在120以上。世界音樂史上就一直神童輩出,如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
的莫紮特,還有美國小提琴家梅紐因等。其他各個方麵,自古到今,驚人的神童也不斷湧現。19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米爾3歲時就念希臘文,12歲時他已經修習過了基礎幾何學、代數學,對許多文學和曆史典籍耳熟能詳。現代“網絡神童”凱斯·佩裏斯,年僅13歲就成了全世界最年輕的CEO……有人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和以往時代相比,現在被人們早早地譽為“神童”(或所謂“成功孩子”)的似乎越來越多。有科學家冷靜地指出,這並不是一種值得高興的社會現象。西方社會學家進行一番分析、調查後說,所謂的“神童”絕大多數都是男孩子,而且大多為中產階層家庭的孩子。這不免讓人得出一些“社會學結論”:第一,神童是這些階層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中產階級具有某種“地位焦慮”,他們渴望“向上爬”);第二,神童的造就多是父母們後天威脅(甚至逼迫)的產物。首先在西方流行,而後不斷蔓延的“超級嬰兒運動”就是一個例證。一些父母們因覺得自己過於平庸而對下一代“野心勃勃”,他們從“胎教”和“0歲計劃”開始,在孩子剛剛斷奶時就給他一大堆“識字卡片”“益教玩具”。更加莫名其妙的是那些專門為生育出神童而做準備的“精子銀行”。美國洛杉磯的一位心理學家選擇了一個電腦科學家捐贈的精子,生下一名男孩。當孩子4個月時就有8個月大的孩子的活動能力,18個月就顯示出對音樂有極大的興趣。所以不少人感慨:神童的產生本身已經不再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了,所以也失去了其珍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