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靈魂往往會幫助獵人追趕野獸,使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獵物。蒙古民族學家把這些神話看作是有事實根據的,認為它反映了早期的薩滿教把與人相似、長著長毛的雙足動物,解釋為神靈的一種民族傳說。並認為這種傳說,對於我們研究“阿爾瑪斯”具有可供參考的價值。
15世紀的巴伐利亞貴族漢斯·希爾特伯格爾在其著名的回憶錄中,就曾有過關於阿爾泰山脈以西“阿爾瑪斯”的記載。當時這位希爾特伯格爾先生在一次戰爭中被土耳其人俘虜,但他運氣不錯,被送到黃金遊牧部落之後,不僅沒有受苦反而被部落的可汗看中,充當了蒙古族王子的一名侍從。
在那位蒙古王子組織的一次前往西伯利亞的探險中,漢斯·希爾特伯格爾來到一條被稱為阿布斯的山脈。當地居民告訴他,在山脈的下麵是一片連綿到大地盡頭的荒原,因為到處是蛇和老虎,沒有人能在那裏生存,隻有野人在那裏活動,它們除了雙手和臉上以外,全身都長著毛,和人類毫無共同之處。
這種“野人”像野獸一樣,在山的周圍活動,吃樹葉、草和其他能找到的食物。為了表示對探險隊的歡迎,當地的一位貴族將一對叢林中的男女,作為禮物送給了王子,這對男女是和3匹野馬一起在荒野中被捕捉到的。“他們在德國土地上從未被發現過,因此,我叫不出它們的名字。”這段大概是有關“阿爾瑪斯”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希爾特伯格爾1427年逃回巴伐利亞後,留在他的旅遊見聞上的。
在一部18世紀末出版於北京的古老的人類學著作中,蒙古的野生動物得到了係統的描述。其中對“阿爾瑪斯”的描寫較為詳盡:“野人”直立行走,站在一塊巨石上,一支臂膀舉起,除雙手、雙足以外,全身幾乎都長了毛。
書中把“阿爾瑪斯”稱作“人獸”。
據說在19世紀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支行走在蒙古高原的探險隊,臨時放棄一處營地,轉移到別處去了。不久,當帳篷的主人再次返回時,卻發現一群“阿爾瑪斯”正圍坐在帳篷裏尚未熄滅的火堆旁燒火取暖,在火堆旁幹燥的地方,還堆放著它們從別處獲取來的幹果。它們沒有去動帳篷裏存放的酒,也不懂得向火堆裏放更多的柴火使快熄滅的火旺起來。當它們發現帳篷主人回來時,沒有表現出任何尋釁行為,而是悄無聲息地退走了。
俄國的布拉弟恩教授是親眼見過“阿爾瑪斯”的一位學者。事情發生在1906年4月一個黃昏時分,商隊在阿拉山沙漠走了一天後,正準備停下搭帳篷宿營。突然隊長驚恐地大叫起來,隊員們抬頭看到一個毛人的身影,它的樣子有些像猿,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晃動著兩隻長臂,弓身站在沙丘頂上,麵對著下山的太陽,它盯視了隊員們一會兒,然後轉身消逝在沙丘之間,布拉弟恩讓隊員們去追,但沒有一個隊員響應,隻有一個隨隊而行的喇嘛試圖去追蹤,但由於腳上穿著沉重的蒙古鞋,最終沒能追上這個“阿爾瑪斯”。
1917年,一支蘇聯紅軍通過帕米爾地區時,在深山裏突然發現了一排腳印,他們跟蹤這些腳印來到一個洞穴的入口,發現裏麵藏著一個和人很相似的奇異動物,戰士們開槍打死了它,隨軍醫生對它做了體格檢查,然後把它埋在了石頭下麵。它的麵部特征是:
“黑眼睛,牙齒較長,形狀與現代人牙相近,前額傾斜,眉毛很長,突出的顎骨使其麵部類似於蒙古人,鼻子低平,下頜寬大。”
1937年,著名的蒙古學者葉·林岑教授在戈壁的一所寺院內見到喇嘛們做佛事時,用一張“阿爾瑪斯”的皮作氈毯。皮上的毛彎曲,呈棕紅色。從這張皮上看,這個“野人”身上的毛比較少,臉上可以見到眉毛,頭發長而亂,手指和腳趾與人的很相似。
1937年,蘇聯一家工廠的廠長庫裏巴·塔辛庫夫向人講述了他的一段經曆:“這年,我參了軍,在蒙古參加了對日本軍隊的作戰。一天夜晚,我率領一個偵察隊外出偵察,我們在一個山腳下突然發現了兩個人影,於是大家立即臥倒,向他們發出口令,但過了許久,他們仍未回答,於是我們便向黑影開了槍,黑影很快消失了。次日清晨,當我們完成偵察任務路過此地時,看到地上有兩具屍體,他們不是日軍,而是兩個渾身是毛的神秘的生物,樣子很像高級猿類。但據我們所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沒有高級猿類。此後,我向此地區一些年邁的老人打聽,他們說,他們也經常在高山上遇見一些類人生物。我記得,那兩個被擊斃的類人生物渾身長滿了不規則的紅毛,臉為現代人臉狀,但比人臉粗糙,兩條眉毛又黑又粗。”
據考察,“阿爾瑪斯”會貯藏食品,有人親眼見過一個“阿爾瑪斯”女孩在玉米地裏尋找玉米棒子,棒子上還留下了她的牙印。蒙古的牧民們也常說:
“阿爾瑪斯”是“野人”,住在山洞裏,能使用石頭作工具。
居住在蒙古偏僻地區的一位教師,報告了一個離奇得近似荒誕的故事。
這位教師有一次在山間漫遊,被兩個女性“阿爾瑪斯”捉住,帶回到她們居住的山洞裏。她們把他拉到跟前仔細地打量他,但並沒有對他進行傷害,隻是對他的衣著露出了明顯的興趣。吃飯時,她們給他拿來了食物,其中有用鋒利的石器殺死並肢解的山羊肉。這位教師說,他當時用隨身帶著的凸透鏡取火將山羊肉燒熟吃,而她們卻生吃。在她們的體貼和照料下,他在那裏既緊張又愉快地度過了兩周,直到她們對他不再感興趣時,他才得以逃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