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青竹古刹(1 / 2)

那青竹寺香火旺盛,遊人絡繹不絕,善男信女們在山門進進出出。那寺廟山門三門並立,中間大兩旁小,又稱“三門殿”,門內兩側有金剛塑像,筆直挺立威武霸道。往常寺廟寺廟在那三門殿之後是天王殿,天王殿中往往中央供奉彌勒尊佛,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可這蓮花鎮隻是一家鎮子,其中寺廟便沒有這麼大規模。李青山三人越過三門殿,就來到寺廟主殿大雄寶殿。小翠不知供奉的是誰,便道:“姑姑,那花台上的三個大和尚是誰?”映月斥道:“小孩子不許胡言亂語,那是豎三世佛,在東邊的是燃燈佛,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西邊的是彌勒佛,他們三位又稱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小翠道:“我以為寺廟中供奉的都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呢。”映月道:“這寺廟以佛為尊,菩薩比佛低上一級,那觀音菩薩其實乃男性女身,一般都在正殿佛像的背後供奉。

小翠不信,非要去看個明白,轉身跑到後麵,果真看見這佛像後麵塑著南海觀音。李青山不懂佛法,在旁邊聽她倆對話,隻覺了然無趣,寺廟他也去過幾次,無非是報著好奇態度,觀光遊覽而已。隻聽映月又道:“佛堂境地禁止喧嘩,你隨我求幾支香過來。”她帶著小翠來到寺廟取香處,在那香堂旁邊有一個身穿青色僧衣的沙彌,他見映月走來合掌躬身,此係列動作做得輕鬆得體,好似一朵花瓣慢慢盛開。映月帶著小翠也向他合掌還禮。那沙彌問道:“女施主,你求幾支?”映月道:“隻求三支。”沙彌道:“三支好,上香就應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說罷,他取出高香,遞給映月。映月道:“多謝師傅。”那沙彌又道:“看來女施主是真心求佛之人,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映月接過後又向沙彌施禮,那沙彌同樣還禮。來到一旁火爐處,映月將這三支高香點燃,隻覺檀香四溢,嫋嫋升起。她隨即來到那三座佛像前麵,將高香插入香爐之中。

映月拜佛之心分外虔誠,隻見她此時雙手合掌當胸站在了蒲團之前,兩足做八字式,左右足跟相距兩寸足尖距離約八寸,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之上。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右掌從中心移到蒲團之前右邊,兩張相距六寸,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以兩手曲指翻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頭離蒲團由伏而起,又把右掌蒲團之中心位置。再把左掌離開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以右掌用力撐起,此時兩膝已經同時離開蒲團,合於左掌當胸。這樣一套複雜程序隻為一拜。李青山在旁邊數著,以此形式,映月拜了九拜。李青山心道:“我雖然從不信佛,也可能是時機未到,在此地感受到的那種靜謐澎湃,也能獲益匪淺。”

正想著,映月站起身來,對他道:“青山,你也過來拜上一拜,佛祖自會保佑你。”李青山心想也是,照著她比著葫蘆畫瓢,也不算白來一趟。於是他走到佛像前麵,在那蒲團上跪了下去,他隻拜了三拜,求佛祖可以保佑他脫離苦海若能重歸家園更好。他站起身來退到一旁,不去滋擾其他求佛之人。映月問他:“青山,你沒怎麼來過吧,跪拜之時有些手勢不對。”他心想:“這間寺廟我從來就沒來過,今天是經曆過刀光劍影之後第一次到達這裏。”他嘴上說:“以後還得跟映月姐好好學學,對了,我剛才看你兩手掌向外邊翻轉,那是不是有內涵在裏麵。”映月道:“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麵接足禮。”李青山道:“原來如此,這其中的奧妙,我怎麼也看不懂。”映月道:“隻要你心中有,形式之事隻是表象。”李青山心想:“在釋迦牟尼麵前,她說起話來也帶上禪味了。”

正在沉思,映月突然問道:“小翠哪裏去了,見個新鮮事物好奇個沒完。”還沒等她這話落地,就應經聽到了小翠的聲音:“我在這呢,我剛才去看羅漢去了,這十八位羅漢伯伯長得真是奇怪,有長眉毛的,還有拿些奇奇怪怪東西的。”映月把她喊來,說道:“你這小鬼今天怎麼一點都不矜持,我得趕緊把你帶離這裏,以免你在佛祖麵前口無遮攔。”愛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小翠在那鳳凰樓裏約束慣了,每天都束縛於那麼多的規矩,再加上昨日跟映月生死一線,共經患難,現下在她身邊已經完全放開,那天性逐步閃現出來。映月對李青山道:“我跟這寺廟的住持還算熟識,不如我們到後麵走走,看他是否在這寺內,在的話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