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拿破侖對於同學們的嘲笑和奚落還能忍受,但後來實在忍無可忍了,便寫了一封信給父親,抱怨自己心裏的苦處。信上說:“因為貧窮,我已經受盡了同學們的嘲弄、調侃,我真不知應該怎樣對付那些妄自尊大的同學。其實他們隻是比我多幾個臭錢罷了,在思想道德上,他們遠不及我。難道我一定要在這些奢侈驕縱的紈絝子弟麵前,過著低聲下氣的生活嗎?”
他父親的回信隻有短短的兩句話:“我們窮是窮,但是你非在那裏繼續讀下去不可。等你成功了,一切都將改變。”就這樣,他在那個學校裏開始了長達5年的求學之路,直到畢業為止。在這5年裏,他受盡了同學們的各種欺負淩辱,但每受到一次欺負和淩辱,就愈使他的誌氣增長一分,他決定痛下苦功、充實自己,使自己將來能夠獲得遠在那些紈絝子弟之上的權勢、財富和榮譽,用最後的勝利回擊那些嘲笑過自己的人。
當然,要達到這個目標並非易事,這中間還要經過無數次的坎坷與磨礪,甚至是重創。20歲那年,拿破侖的父親去世了。家裏隻剩下他和母親兩人。那時他隻是一名少尉,所賺的薪水,也僅能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活。
由於體格衰弱、家境貧困,拿破侖在隊伍中也處處受人輕視,不但上司不願提拔他,就連同事也瞧不起他。當同伴們利用閑暇時間娛樂時,他則獨自苦幹,把全部精神都放在書本上,希望用知識和他們一爭高下。
拿破侖讀書有著明確的目的,他從來不讀那些消遣解悶的讀物,而是專心尋求那些能使自己獲得提升、有所成就的書籍。一間又悶熱又狹小的陋室就成了他的“書房”,在那裏,他終年勤學不倦,度過了無數個寒暑。
他在孤寂、悶熱、嚴寒的環境中,毫不間斷地苦學了幾年,單單從各種書籍中摘錄下來的文摘就可印成一本四千多頁的長篇巨著了。此外,他還時常把自己想象成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總司令,把科西嘉當做雙方血戰的必爭之地,並且親手畫了一張當地最詳細的地圖,用極精確的數學方法,計算出各處的距離遠近,並標明某地應該怎樣防守,某地應該怎樣進攻。這種潛移默化的練習,使他的軍事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終於被上級賞識,將他升任為軍事教官,專門教授精確計算的課程,教學效果空前理想。從此,他便逐漸走上了成功之路。
西點認為,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即使被人遺忘甚至羞辱,也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尤利塞斯·格蘭特是西點軍校培養的眾多偉大人物之一。誰能想象這樣一位大人物竟然一度被人們遺忘。
格蘭特不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人,經常會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當他有幸被一位國會議員推薦到西點學習時,鄉親們都大惑不解:這位議員為何不選一個更出色的人呢?但是不管怎樣,格蘭特還是來到了西點。
一次,格蘭特和一個好朋友從西點軍校校長那裏“借來”一隻火雞,正架在爐火上烤著,突然,值班軍官走了進來。兩位學員一躍而起,迅速在爐邊立正,臉上流露出極為沮喪的表情。奇怪的是,這位軍官隻點了點頭便走開了。格蘭特後來開心地說:“我一直沒搞懂,這位軍官是心地善良,還是著了涼,竟聞不出火雞的香味!”
後來,西點軍校開始整頓紀律。新學員格蘭特對服從命令一無所知,時間觀念也不強,因而屢犯錯誤,並遭到懲罰。
然而,年輕的格蘭特卻胸懷大誌,決心報效祖國。畢業典禮上,在和其他學員接受斯科特將軍的檢閱,走過主席台時,他暗下決心:總有一天也要站在斯科特的位置上。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後,已離開軍隊的格蘭特四處求人,想在陸軍找份工作。令他難以置信的是,人們竟然記不起他的名字了。幾經努力,他終於感動了伊利諾伊的司令官,得到了領導一個團的職位。
格蘭特傾全力訓練這支部隊,特別強調士兵要服從命令和遵守時間,並一改以往散漫不羈的習慣,處處以身作則,因此受到士兵的尊敬和愛戴。不久,格蘭特被林肯選中成為北軍的將領,為北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南北戰爭以後,格蘭特參加總統競選。成千上萬的美國公民對他為合眾國做出的貢獻記憶猶新,紛紛投他的票,終於使這位一度被遺忘的西點軍校普通學員,一躍成為顯赫一時的美國總統。
拿破侖和格蘭特的經曆告訴我們,與其去抱怨、感歎命運的不公,不如逆流而上,鍥而不舍,即使在被人遺忘甚至羞辱的時候,也不要放棄努力。因為曆史隻會記住那些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人,而不會為任何人的悲歎而停下腳步。
把壓力轉化為力量
出身於西點軍校的愛倫·坡,雖然沒有像西點的其他學員一樣,成為一名合格的畢業生,但他的一生,依然恪守著西點人的精神信念,在屬於他的那一方世界裏,迎難而上,拚搏挑戰,直到成功。
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是世界文壇上最著名、最浪漫的天才之一,早年曾就讀於西點軍校。他的一生,曆經了坎坷與磨難,受盡了世人的淩辱與白眼。他自小就是個孤兒,在被一個富有的煙草商人收為養子後,由於不能博得養父的歡心,竟被罵為“白癡”,用棍棒打出家門。
在西點求學期間,有一次,教官帶領他們在操場上持槍操練,可他卻一個人躲在房間裏寫詩,結果被教官發現,送到軍事法庭審判,而後,在所有西點人的蔑視中,被迫離開了西點。
在他26歲那年,愛情之神垂青了他,他不顧一切地與年僅13歲的表妹維琴妮亞熱戀並結婚,那是愛倫·坡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他們夫婦也承受了來自方方麵麵的巨大壓力。許多人認為他瘋了,勸他盡早結束這幕悲劇;更有許多人奉勸維琴妮亞離開這個窮光蛋,在他們眼裏,愛倫·坡根本不配擁有愛情和一切美好的東西。可是,世俗終歸是世俗,市井小人永遠不會領悟到偉大愛情的力量。愛倫·坡夫婦用世間最牢固的愛情擊垮了一切流言,他們的婚姻是最美滿幸福的,維琴妮亞給了丈夫無盡的溫柔與關愛,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從而寫出了許多充滿真摯感情的優美詩句。其中就有那篇不朽的名詩《烏鴉》。這首詩是愛倫·坡反複修改了很多次才寫成的,足足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可是在當時,人們並沒有給予這位偉大的詩人應有的尊重,他的這首詩僅僅賣了10元錢。這件事立刻在當地傳為最大的笑話,愛倫·坡成為了公認的弱智與無能之輩。今天這首詩的原稿已售價數萬美元。
後來,愛倫·坡和他年輕的妻子搬到了紐約的郊外,租住在一處四周種滿了蘋果樹的房子裏,每月的租金是3美元。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會經常忍饑挨餓,為房租和生計發愁,有一次,維琴妮亞病倒在床,可是愛倫·坡連給妻子買藥看病的錢都沒有。有時候,他們一整天都餓著肚子,隻能靠煮食院子裏的車前草充饑。除了肉體的折磨,他們還忍受著來自於旁人的冷嘲熱諷。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愛倫·坡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幾盡瘋狂地寫詩,強烈的成功欲使他忘記了一切苦痛,在他的腦海中,隻有兩個字“奮鬥”!
體弱的維琴妮亞終究抵不過饑寒交迫,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她帶著令人感動的愛離開了人世。失去了愛妻,愛倫·坡的精神幾乎崩潰了,寫詩成了唯一可以支撐他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念。在愛妻的墳墓旁,他強忍著淚水和思念,拿著筆,一刻也不放下,他用盡一切氣力,投身於創作。從白天到夜晚,從夜晚到夢中,從夢中又到白天……他終於寫出了感人肺腑的《愛的稱頌》,也因此而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機,成功終於垂青了他。
出身於西點軍校的愛倫·坡,雖然沒有像西點的其他學員一樣,成為一名合格的畢業生,但他的一生,依然恪守著西點人的精神信念,在屬於他的那一方世界裏,迎難而上,拚搏挑戰,直到成功。
迎難而上,突出重圍
“如果你沒有選擇的話,那麼就勇敢地迎上去。”
考克斯是西點軍校1973年的畢業生,後來成為了一名經營管理顧問。他每次演講之後,總有人來找他說:“唉!我現在的處境糟糕透了,我必須好好和你談談。”
此時,考克斯就會反問他們:“這難道是你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嗎?”
這句話往往讓那些人一時無語,陷入沉思。
“不是,”他們往往答道,“現在這個遠不及最困難的時候。”
“那好。”考克斯接著說,“如果我們用你度過最艱苦時刻的狀態去應付現在的話,你將會很快渡過麵前的這個難關。”
在這方麵,考克斯有著親身的經曆和體會。從西點軍校畢業後,他到空軍服役,成為一名飛行員。一次冬季飛行,考克斯突然感到飛機上燥熱無比。原來,飛機上的除凍器是將空氣從熱的發動機帶出來——這和汽車剛好相反。這些空氣通過一個彎曲的加熱管道,以高溫噴向座艙,盡管其中混雜了周圍的空氣,但它還是使座艙越來越熱,遠超過人們所能忍受的程度。
當考克斯感覺到座艙越來越熱的時候,他想伸手過去關掉開關,但是他發現開關已經是關閉狀態,係統出故障了,無論考克斯怎樣做,都有越來越多的熱空氣奔向駕駛艙。他完全沒有辦法控製溫度。那時,他們正飛行在惡劣的冬日風雪中,外麵的自然條件非常差:暴風、大雪、冰雹,一股一股的熱浪在座艙中席卷,而他們卻束手無策。
考克斯發信號給控製台,說明自己的處境,他決定不飛原定的目的地——密西根,而是盡快返回他們起飛的地方。考克斯找到了一個安全的區域,在控製台的允許下作低空飛行,那樣他就可以盡快用掉燃料而返航。
降到低空後,考克斯做了個270度的大旋轉,並做了一些技巧動作來盡快耗掉燃料。他點燃後燃器,而後將它關掉,同時又將油門推回到後燃器位置,這樣燃燒器不會再點燃,但多餘的燃料會從尾管中源源不斷地排出去。
突然,座艙充滿了煙霧,考克斯的雙眼開始流淚。除凍器也受不了高溫,開始燃燒。考克斯快要脫水了!
飛機的燃料耗得差不多了,考克斯和著陸的機場聯係,想直接飛回機場。人人都知道這很危險,因而考克斯征求地麵控製台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