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提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它並不僅僅是經濟實力強大、政治地位提高、軍事力量充沛等,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複興。實現“中國夢”強調需要自信是完全正確的。自信一方麵是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另一方麵也需要為自信提供真正合理的理論體係。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編織了幾百年的西方中心論已形成密如蛛網的構架之後,尤其是在當今西方中心論已經捉襟見肘、左支右絀之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係,如何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脫穎而出?如何避免類似篆書、楷書與英文字體那樣無法交流和比較的障礙?如何讓中國傳統與現代西方話語體係融合?中國文化的價值體係與當今中國遵循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又是怎樣的關係?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當今西方社會麵臨種種問題,在它自身的文化價值體係內已經找不到解決方案和思想資源。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西方學者,已經跳出西方中心論,在全人類的廣闊視野中,敏感而睿智地發現了延續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並指出隻有中國文化才是人類擺脫困境的出路。作為中國人,我們並不是說因為有了某些西方人指點,才回過頭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而是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加之近幾百年來我們對西方文化的實踐和理解,中國人應該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這個使命。
當今世界需要一場新的文藝複興,也許稱為“文化複興”更合適,複興的對象便是中國文化。這是“中國夢”所稱“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最根本意義。毛澤東曾經說:“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過去,中國曾經做到了,未來,中國仍將做到。而且,這一未來離我們正越來越近。”全世界有哪一種文化能夠曆時五千年,不斷為人類提供高尚和華麗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全世界有哪一種文化曾經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裏,傲然地站在人類文明的最高峰?隻有中國文化。這一事實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必定有它強大的合理性,而絕不隻是過時的雲煙。
當然,這場全世界的新的文化複興並不意味著簡單地回到過去,恰似有些人用堯舜的“禪讓”來解釋當今的中國政治,其實缺乏說服力和解釋力。歐洲五百年前的文藝複興,不管有多牽強,至少它也不是簡單地恢複古希臘、古羅馬的傳統。因此,對中國來說,麵臨一場新的世界性的文化複興,也應該是深入探討中國傳統被忽視的合理性,針對當今世界所麵臨的種種問題,提供解決思路和思想資源。當今中國麵臨種種思想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所有這些問題背後最深刻的原因就是西方中心論的偏執與狹隘。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地複興,將為當今中國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最深層的理論基礎,成為我們自信的強大依靠。
中國對於世界之所以重要,並不隻在於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的民族國家,更在於中國是創造了一種完整價值體係的文明國家。中國文化的文明價值在西方文化麵前,絕不是曆史台階上的過去時。說它是與西方文化並駕齊驅的、具有超出民族國家意義的另一種文明體係,也許都低估了中國文化的價值。對此,身為中國人,作為生於茲、長於茲的中國人,我感到無上的光榮。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無比驕傲和自豪,並為自己能為這塊養育我的土地、滋潤我的文化添磚加瓦而由衷地感到榮幸。同時,麵對無數先人嘔心瀝血凝聚而成的偉大文化,我時刻保持恭敬與謙卑,隨時仰望他們的目光。
2014年2月14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