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找到誘因——了解和激發客戶需求(2)(1 / 2)

4.使用者

有的時候,客戶並不是給自己購買的,而是買來讓其他人使用的。比如:男士走進女性服飾專賣店,或開始關注女性服裝;父母和小孩一起來購物的時候;一對老年夫婦對比較時尚的產品款式感興趣。這些時候,應該詢問是誰使用,進而了解客戶的需求。隻有了解了產品的真正使用者,才能有針對性地介紹產品。

5.以往的經驗

有些客戶已經有過使用該類產品或類似產品的經驗,從詢問中可以得到一些需求的線索。比如:“您以前用的洗衣機有哪些問題?”“您最欣賞以往產品的哪些方麵?”通常客戶會告訴你他不滿意的地方,而這些不滿意背後就隱藏著客戶的主要需求。

四、望聞問切-了解客戶需求的方式

眾所周知,“望聞問切”為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這是四種基本的診斷病情的方法,合稱“四診”。金牌店員作為客戶的“銷售醫生”,也可通過這四種方式來“診斷”客戶需求,找出他們的購買誘因。

1.望—觀察客戶小細節

善於觀察細節是金牌店員的重要素質之一。在門店銷售中,店員應學會認真觀察客戶的表情、眼神、手勢、語言、物件等微小細節,並從中了解客戶的個性、預期價格、款式喜好等。

2.聞—善於聆聽細分析

傾聽比說話更重要。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首先要學會聆聽,然後才是詢問。

客戶來到門店或櫃台,他們所說的話一定與自己真正的目的和需求有關。你如果能認真聆聽,就一定可以從中掌握有價值的需求信息。

第一,不要打斷客戶講話。這既是基本的專業素質,也是對客戶的尊重。

第二,適時地重複客戶的所說的話。這既向客戶表明你在認真聽他說話,也是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第三,及時給予必要的讚美和誇獎。比如客人說:“我想看看**的前置功放。”店員馬上說:“原來先生對**很在行呀,您知道嗎,像您這樣懂前置功放的人還真不多見。”

最後,要努力記住客戶的話。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最好有禮貌地請客戶再講一遍。比如:“對不起小姐,我不太清楚您剛才說的,請您解釋一下好嗎?”

3.問—主動詢問知真意

“問”就是通過提出一係列相關問題,來獲得我們所需的、有價值的客戶需求信息。在門店銷售中,我們經常發現許多店員不會問,結果把銷售變成了卿卿我我的“談戀愛”,或者漫無邊際的閑聊。應如何問、問什麼或什麼時候問,是店員應該研究並掌握的技巧。

(1)設計自己的問題表

心理學研究證明,大多數人在遇到別人提問時,會選擇先回答問題,可是回答完後卻容易忘記自己原本要問的問題,因而喪失了談話的主控權。為了有效地掌握談話的主控權,你可以預先設計自己的問題表,並記住所要詢問的主要問題,這樣就不會不知道問什麼或談話跑題了。

(2)連續發問不超過三個問題

當問題連續超過三個時,就有點像身份調查,會給客戶造成咄咄逼人的感覺,引起客戶的反感,最終可能拒絕回答問題,甚至一走了之。

(3)先問容易回答的問題

先從簡單問題開始,比較容易切入話題。比如當剛開始與客戶接觸時,可以問:您以前用過我們的產品嗎?請問您準備買什麼價位的產品?您的客廳麵積有多大?

(4)詢問客戶關心的事

客戶除了關心產品的價格、質量、功能外,更關心自己的感覺。通過詢問他們最關心的事,體現對客戶的關注與尊重,就會營造良好的購物氛圍。比如:請問您的寶寶今年幾歲了?請問您太太平時喜歡什麼樣的娛樂活動?您經常留意我們的新款產品嗎?

盡管客戶的興趣愛好、服飾、孩子和配偶與我們銷售的產品無關,但這些卻是客戶最關心的事。如果不能“引發同感”,和客戶站在一起,有可能導致銷售的失敗。

(5)避免過早談及價格

在了解客戶需求階段,門市店員需要多利用時間去刺激客戶購買的欲望,而將價格問題留在後麵,避免過早談論價格問題。當客戶接受並認同產品價值時,就會降低對價格的關注度。

如果客戶及早談及價格話題,門店店員應使用語言疏導,然後繼續講解產品,不斷刺激客戶的購買欲望。常用的語言如:“一份價錢一份貨,先看看它的質量您再決定購買,您看行嗎?”“先看服務再說,因為價格是跟著服務跑的,您說呢?”“沒關係,價格一定會讓您滿意,我們先看看喜不喜歡,如果你不喜歡,即使它質量再好、價格再便宜,您也不會購買,是不是?”

4.切—大膽試探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