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數據分析法(2 / 3)

“呃……盛總,我看完了。”鄭文言慢吞吞的放下材料,小心的說。

“你看出些什麼?”盛景時放下水杯,問。

“材料好少,信息也就這些……呃……周總是個很厲害的人……”鄭文言不好意思的搓手。

“還有呢?”盛景時莞爾。

“還有?”鄭文言又低頭去扒拉那幾頁紙,兩張從網上下載的打印照片,兩頁關於怡和光年的新聞,就這麼點,沒了。

“呃……”鄭文言訥訥,“反正就是很厲害啊。”

“你說他很厲害,厲害的點在哪裏?”盛景時問。

“嗯……沒出國鍍過金,畢業就進公司,現在怡和光年發展這麼大,周總一定出了很多力,當然很厲害了啊!”鄭文言比劃著說。

盛景時一下子笑出來。

“盛總,到底從哪裏分析啊!”鄭文言自知說的不靠譜,臉都紅了,見盛景時笑,更著急。

“先看這個。”盛景時好不容易止了笑,把打印著怡和光年新聞的材料轉過去,給鄭文言看,“從周總進入怡和光年到現在,十年裏的所有新聞都在這裏,一共187條,基本上都是參股合作以及投資大製作的消息,平均每月1.5條,都是掛在各門戶網站的財經類新聞裏麵,與娛樂新聞無關。”盛景時解釋說,“你按照這個新聞搜內容看一下。”

她隨手指了一條關於怡和光年入股某影視公司的標題。

鄭文言在手機上很快找到了新聞,仔細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她抬起頭,依舊兩眼茫然。

“新聞大概多少字?”盛景時問。

“呃……一千字左右吧。”鄭文言忙又看了一遍。

“裏麵出現周錦江三個字了嗎?”盛景時說。

“沒有。”鄭文言肯定的回答。

“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嗎?”

“嗯。”新聞稿字數不多,但簡明扼要,兩家公司合作的目的、事件以及過程非常明確。就算不關注財經新聞的人,看這篇報道也不會吃力。

盛景時點頭,又指了幾個標題,“去找這幾個新聞看看。”

鄭文言依次搜出來,讀過之後,有些領悟。

“這次看出點什麼了?”盛景時問。

“和第一篇很像,千字文,但是寫的很明白。哇,原來怡和光年投資過這麼多電影電視劇啊!”鄭文言興奮的說,“盛總,這個xxxxx很火的,我記得新聞說了,票房有七個億呢!還有這個xxxx電視劇,那個xxx就是因為這個電視劇紅的!居然都是怡和光年投資的!哇——怡和光年這些年豈不是賺了很多錢?”

盛景時老神在在的看著她。

鄭文言發表了一大通自己的感慨,忽然察覺到盛景時很深邃的目光。

“盛總,怎麼了?”

“你剛才說的那些話,你自己發現了嗎?主語都是怡和光年。”盛景時喝了口水,說道。

鄭文言不明就裏的點點頭。

“可是周錦江是怡和光年的大boss啊,新聞裏一個字也沒提他。”盛景時提醒鄭文言,“另外,怡和光年的投資基本采用參股方式,就算是收購公司,也都是部分股份收購,從來沒有全資收購。還有,怡和光年旗下連自己的經紀公司都沒有,也沒有任何工作室,簽約藝人。”

鄭文言被盛景時這番話繞糊塗了,所以呢?

第一句話她還能理解,是說周錦江很低調吧?怡和光年的所有新聞都是以公司為主角,從來不突出公司裏的任何一個人。盛景時後麵說的那些話,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