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一起進入益智遊戲樂園吧(8)(2 / 3)

一步一步向前走

寶寶現在體力充沛了,父母可以和寶寶做一做走步的練習或遊戲,讓寶寶對走步充滿喜悅和興奮,從而願意學習走路,讓自己輕快地走起來。遊戲時,父母可以拉著寶寶的雙手訓練向前邁步,也可讓寶寶扶著床欄杆,沿著欄杆走。當寶寶自己能走幾步之後,父母再給寶寶增加難度,在寶寶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並用語言鼓勵和引導寶寶向前邁步去取,如果寶寶可以拿到,要及時誇獎寶寶,以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來跳搖擺舞吧

隻要寶寶能獨自站立20秒以上,父母就可以和寶寶做這個遊戲。遊戲時,父母先讓寶寶坐在床上,放一段寶寶最愛聽的、節奏明快的兒童音樂,帶動寶寶的情緒和肢體。然後父母用手扶著寶寶的兩隻胳膊,協助寶寶左右搖身擺動,多次重複後,逐漸讓寶寶自己隨著音樂左右擺動。但在遊戲時父母要時刻看護寶寶,要讓寶寶既能隨著音樂的節奏左右搖晃,又不至於跌倒。

這種搖擺舞的遊戲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大動作能力和平衡能力,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寶寶對音樂的節奏感。

讓小手動起來

在這個月裏,雖然寶寶手部的動作已經很熟練了,但在日常活動中,父母仍然要從各方麵訓練寶寶用手的能力,讓寶寶的小手動起來。

如父母可以讓寶寶拿勺子在碗中攪拌,用勺吃飯,用手挖摳東西。還可以讓寶寶模仿父母的動作,打開或蓋上盒蓋、瓶蓋,按電燈開關,用筆畫線條,用手翻書等。在寶寶能夠自己拿起物品,並能有意識地將物品放下之後,可以繼續訓練寶寶把拿在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比如將糖球等較小的東西拾起來放進小瓶中,把木塊搭起來或者把積木塊放到一個小盒子裏等,還可以在一塊硬紙殼或三合板上挖一個比皮球大的洞,然後讓寶寶把皮球或其他東西往洞裏投。

搭積木遊戲

遊戲時,先給寶寶兩塊積木,讓寶寶把一塊積木摞在另一塊積木上。再給寶寶一個乒乓球,讓寶寶把乒乓球再摞在第二塊積木上,無論怎麼放,結果都是乒乓球從積木上掉下來。這時,再給寶寶一塊小積木,寶寶一摞就摞上去了。成功給寶寶帶來了喜悅,同時也使寶寶對不同物體的不同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盡管寶寶還不清楚物體的幾何形狀,但這樣的直接體驗對將來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這樣的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觀察力和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鍛煉寶寶對手部動作的控製能力,並促使寶寶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

物體滾動遊戲

遊戲時,先給寶寶一根小棒和一個皮球,父母先做示範,用小棒敲打皮球使之滾動。然後把小木棒交給寶寶,讓寶寶模仿父母的動作,也用小木棒敲打皮球,讓皮球滾動。等寶寶把這個動作練熟了,父母再把皮球拿走,另外找一個易拉罐代替皮球,讓寶寶用同一根小木棒敲打易拉罐。讓寶寶知道,如果敲擊的是易拉罐的側麵,易拉罐就會像皮球一樣滾動,如果敲擊的是易拉罐的端麵,易拉罐就不會滾動。用小木棒敲擊易拉罐的哪個部位才會讓易拉罐滾動,父母不要急於教寶寶做,而要觀察寶寶並給予啟發,從而鍛煉寶寶的思維能力。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判斷力和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增強寶寶手部肌肉的控製力,使寶寶初步懂得圓的東西可以滾動,並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

開合畫冊

父母在用畫冊給寶寶講故事後,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把畫冊合上,或者合上再打開。如果寶寶不知道開合,隨意拿書玩來玩去也沒有關係,這同樣利於寶寶手部協調能力的發展。

吹喇叭練發音

這個月的寶寶對用嘴吸東西很拿手,卻不會把空氣往外吹。因此,父母可以和寶寶做吹小喇叭的遊戲,讓寶寶拿著小喇叭並試著讓寶寶去吹響。如果寶寶第一次沒有吹響也沒有關係,父母可以在一邊鼓勵寶寶吹喇叭,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後,寶寶自然能掌握吹的技巧了。

“呼!呼!”地吹喇叭遊戲可以幫助寶寶練習發聲,讓寶寶的語言能力更上一層樓。

用手指物遊戲

在寶寶的世界裏,每樣事物都應有其對應的名稱,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和寶寶做一些用手指認事物的遊戲,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的同時,也能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父母帶寶寶外出時,要隨時告訴寶寶所看到的一切。比如,什麼是小貓、小狗、小兔、小鳥、飛機、樹木、葉子、花朵、汽車、自行車等。平時也不要放棄指認的機會,比如,誰是爸爸、媽媽、寶寶、女孩、男孩。特別是寶寶自己,父母常常叫他的名字,並對各個器官加以指認,以培養寶寶對自我的一個基本認知。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可以和寶寶玩“眼睛-鼻子-嘴”的遊戲,就是父母拿起寶寶的手,來撫摸父母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讓寶寶指認這些器官都在哪裏,指對了就親寶寶一下給予鼓勵。

在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時,要善於用各種方式促使寶寶做出反應,無論是說話,還是以身體動作表示都可以。這個月的寶寶,在會用語言回答好或不好之前,大都是以點頭或搖頭來表示好與不好,隻要寶寶這樣做了,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寶寶回應時要給寶寶留下充分回答或指出的時間和機會,這時也需要父母重複所說的話或讓寶寶指認所說東西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