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父母假裝要寶寶幫忙找東西時,可以說:“球呢?幫媽媽找找球在哪裏呀?”讓寶寶有充分的時間去琢磨父母說的話。如果寶寶用手指出球的所在地方,父母就應給予獎勵或誇獎,即使寶寶隻是把頭轉向正確的方向也應給予肯定地說:“對了,球就在那裏。”
兩段式說話遊戲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部分都隻能夠了解簡單的詞語,所以要把成人的語言轉換為寶寶的語言,寶寶就比較好接受和理解。父母可以在平日和寶寶的談話中采用兩段式說話的方式和寶寶進行交流,讓寶寶對語言的理解更加透徹。
如當媽媽想對寶寶說:“把那個玩具拿給媽媽。”這句話時,就可以把這句話變成兩句容易理解和執行的話。媽媽可以先對寶寶說:“寶寶,拿起那個玩具。”寶寶會很容易聽懂並準確地執行指令。寶寶照辦後,媽媽再說:“寶寶,把玩具給媽媽。”寶寶同樣很容易聽懂並準確執行指令。
經過兩段式說話遊戲,寶寶就會有雙倍的領悟,也能輕易地體會到成功完成指令的喜悅。
和寶寶一同看書
在父母看書的時候,不少寶寶也喜歡模仿,這時父母就可以陪著寶寶看圖書,給寶寶講圖書中的故事,並讓寶寶幫著翻書,這樣做會增強寶寶對圖書的興趣,對以後的學習很有好處。但是,給寶寶看的圖畫書應當開本大一些,圖書不僅要內容簡短易懂,而且形象要生動可愛,色彩也要鮮豔。
在給寶寶看圖畫書的時候,可以把每頁的東西名稱告訴寶寶,每次都按同一順序讀,並可以讓寶寶來翻頁。翻到每一頁時,可以問寶寶圖畫書裏麵的東西是什麼。這段時期寶寶就是在不斷地看與摸中增長知識。媽媽可以利用圖畫書讓他反複認識各種東西。
數一數遊戲
對這個月的寶寶來說,還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數數,但為了給寶寶一個初步的數字概念,平時可以在一些敘述句中強調一些基本的數字概念,做一做“數一數遊戲”。
如父母在給寶寶吃餅幹時,可以一邊遞給寶寶一塊餅幹,一邊對寶寶說:“給寶寶一塊餅幹”或“再給寶寶一塊”。此外,在進行體能訓練時,也可以盡量把計數的動作融入其中。比如,教寶寶做仰臥起坐時,可以從1數到10;或者把餅幹加到寶寶的麥片當中時,念著“一片、兩片……”讓寶寶聽記。
經過這樣的遊戲和訓練之後,日後要寶寶區別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數字,就會容易許多。
大和小的遊戲
父母平時可以培養寶寶對大和小的認識,做一做比對大和小的遊戲,從而提高寶寶對大和小的事物的初步認識。
如把一個大的蘋果和小的蘋果放在寶寶麵前,指著大的告訴寶寶:“這是大的”,接著指著小的告訴寶寶:“這是小的”。然後讓寶寶自己指,對寶寶說:“把大的給我”,看看寶寶的反應如何。或者在和寶寶玩堆積木遊戲時,對寶寶說:“大的放在下麵,小的放在上麵”。
通過這樣大和小的遊戲,寶寶對事物的大小認知能力會進一步加強。
認識顏色啦
教寶寶認識顏色可以隨時進行。比如說:“寶寶看,那氣球是紅色的,和你的衣服一樣”,或者“那輛汽車是綠色的,和寶寶的嬰兒車是一個顏色”。但是這樣概念性地說未必能達到理想效果。
取一件寶寶喜愛的有色玩具,如紅色積木,反複告訴寶寶:“這塊積木是紅色的”。然後問寶寶:“紅色的呢?”如果寶寶能很快地從幾種不同的玩具中指出這塊紅色積木,就要及時稱讚寶寶。再拿出另一個紅色的玩具,如紅色瓶蓋。告訴寶寶:“這也是紅色的”。當寶寶表示疑惑時,再拿一塊紅布與紅積木及瓶蓋放在一起,另一邊放一塊白布和一塊黃色積木,告訴寶寶:“這邊都是紅的,那邊都不是紅的。”(不能說那邊是白色的、黃色的),把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到顏色上。把上述物品放在一起,要求寶寶“把紅的指給媽媽”,看寶寶能否把紅的都挑出來。如果寶寶隻挑出其中一種,可以提示寶寶“還有紅的呢”,並給一定暗示(如用手指),讓寶寶把紅的都找出來。
通過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促進寶寶學習抽象概念,而且還能發展寶寶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寶寶智力的發育。
蓋蓋子遊戲
做這個遊戲時,媽媽準備一隻杯子和大、中、小三個蓋子,其中隻有一個蓋子是蓋在杯子上正好合適的。先教寶寶蓋杯子的動作,然後把三個蓋子都給寶寶,看用哪個蓋子能把杯子蓋好。寶寶在反複蓋之後,最終選中了正確的蓋子時,媽媽要給予表揚。如果寶寶實在不能確定時,媽媽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引導。
這樣的遊戲可讓寶寶掌握物體之間的最簡單的聯係,以發展寶寶的初級思維活動。
熱與冷的遊戲
父母在平日的生活中,可以讓寶寶進一步加深熱和冷的認知。如父母在給寶寶喂奶時,可以有意讓寶寶去碰觸較熱的奶瓶,再讓寶寶試試去摸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飲料瓶等,讓寶寶在對比強烈的直接體驗中強化對熱與冷的認知,從而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
裏外和上下
父母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較大的玩具箱,讓寶寶把玩具裝到箱子裏去,然後再一件一件拿出來。通過自己的動作和結果的對比,理解裏麵和外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