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一起進入益智遊戲樂園吧(9)(3 / 3)

放球入瓶遊戲,可以測定寶寶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寶寶智力的發育。

蠟筆畫寫遊戲

遊戲前,父母要做好準備,先拿一張大的白紙放在桌子中間,讓寶寶用左手扶著紙,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用中指托著筆,然後父母握著寶寶的小手在紙上畫,寶寶看到紙上用筆畫出來的線條,會顯得十分興奮。父母的手可以漸漸鬆開,讓寶寶自己去畫。一旦寶寶能在大紙上畫出一條長線,哪怕隻有一個小點,寶寶都會很高興,父母可以在旁邊給予寶寶鼓勵,讓寶寶的信心增加。相信用不了多久,寶寶會很喜歡這個“玩具”,並且喜歡做這個遊戲。

用蠟筆畫寫的遊戲,可以測試寶寶用筆的能力。父母可以鼓勵寶寶多練習,用多種方法畫寫,使雙手配合良好,手腕活動更加靈活,為寶寶日後學畫畫和寫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配大小瓶蓋或盒蓋法

父母可以拿出幾個漂亮的空瓶子或空盒子,把蓋打開,讓寶寶試著把蓋子蓋上或擰上。寶寶很喜歡玩各種瓶子和盒子,有螺旋擰上的、有拔開的,還有邊上有個小鍵按開的。寶寶會試著按大小和式樣將蓋子先蓋上然後再擰上。

讓寶寶學會按大小和樣式將蓋子蓋好,然後擰上。這是寶寶最喜歡玩、又不必花錢的玩具。有時兩個瓶子差不多大小,但瓶口不同,蓋子的大小也不同。寶寶會試來試去,有時用手指導眼,有時又是眼去指導手,配瓶蓋、盒子蓋的遊戲也是增強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益智遊戲。

剝開紙包法

父母給寶寶吃零食的時候可以和寶寶做撥紙遊戲。可以讓寶寶練習自己剝開小餅幹的包裝袋。媽媽可以先示範,讓寶寶看到小包裝上的標誌,在有撕開標誌的地方動手撕開。拿到糖果後在其中一側反方向擰糖紙,就可以吃到糖果。因為自己打開小包裝就可以吃到食物,寶寶會很積極地學習這種本領。

通過這個小遊戲可以進一步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並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拆寶塔遊戲

這個遊戲和摞積木遊戲有些區別,拆寶塔遊戲是用積木塊壘成寶塔後再讓寶寶把它推倒。如果寶寶不願意,父母就幫寶寶推倒,然後看寶寶是否會跟著做。最後鼓勵寶寶再把寶塔壘起來。大多數1歲的寶寶都能在不靠別人幫助的情況下壘起3~5塊積木塊。

通過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手和眼的協調性,還能讓寶寶感到自己的力量和創造性。

逗寶寶笑

1歲的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能對父母的動作做出反應。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有意識地去逗寶寶笑,和寶寶一起嬉戲,無疑對寶寶的成長發育大有裨益。

父母在寶寶麵前走過時,輕輕地撫摩或親吻寶寶的鼻子或臉蛋,並笑著對他說:“寶寶笑一個。”也可用語言或帶響的玩具引逗寶寶,或輕輕撓撓他的肚皮,引起他揮手蹬腳,甚至“咿咿呀呀”發聲,或發出“咯咯”的笑聲。注意觀察哪一種動作最容易引起寶寶發笑,從而可以經常有意地重複這種動作,使寶寶高興而大聲地笑。這種條件反射是有益的學習,可以逐漸擴展,使寶寶對多種動作都能大聲快樂地笑。

寶寶的笑聲會成為家庭快樂的源泉,快樂的寶寶招人愛,也合群,是培養良好性格的開端。

電話遊戲

電話是現代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寶寶在家裏常常看到父母打電話,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產生了模仿父母打電話的願望。父母應該滿足寶寶的這一願望,可以和寶寶做打電話遊戲。遊戲時,父母要為寶寶準備一個便於玩耍的玩具電話。寶寶拿起電話機,學著父母的樣子,對著電話聽筒自言自語,這也是寶寶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開始。

為了鼓勵和培養寶寶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父母可以常和寶寶做打電話的遊戲,用玩具電話和寶寶進行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寶寶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興趣,也會使寶寶的社會性得到培養。

溫馨小提示

1歲的寶寶對言語的理解力日益增加,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這時雖然寶寶說話較少,但已經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並能模仿說出一些詞語,所發出的“音”開始有一定的具體意義,這是這個階段寶寶語言發音的特點。為了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父母可以結合具體事物訓練寶寶發音。一般來說,1歲的寶寶可以說出“爸爸、媽媽、阿姨、帽帽、拿、抱”等一些簡單的詞。寶寶能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以後,父母還要引導寶寶有意識地發出一個字音,來表示一個特定的動作或意思,如“走”、“坐”、“拿”、“要”等,從而使寶寶能表達自己的願望。另外,還要鼓勵寶寶與父母進行簡單的語言對話,寶寶說話後,父母要及時鼓勵、表揚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