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數遊戲
遊戲前,父母可以把大小、質地不同的各種玩具和物品拿到一起。比如,積木、瓶蓋等小玩具。讓寶寶通過看、摸、玩,逐漸認識物品的大小和數量。能夠學會點數,一邊數著一邊撥動物品,逐漸學會點數1~3,並教寶寶在遊戲中學會說:“給我一個積木”、“給我兩個積木”。這個遊戲可以提高寶寶的數學智能,促進寶寶對數數的興趣和認知能力。
認識長短和高矮
遊戲前,父母可以準備一支長鉛筆和一支短鉛筆,拿著長短兩隻鉛筆,一支一支地告知寶寶哪一支是長的,哪一支是短的。從而讓寶寶學會分辨長和短,對長和短有個初步的認知。等寶寶學會後再拿其他長短不同的物品讓寶寶練習比較。還可以和父母比個子,讓寶寶知道高、矮的概念,拿厚度相差大的兩本書讓寶寶認識薄厚等。
認識前後和上下
遊戲時,父母可以拿出玩具小熊和玩具小狗,先把玩具小熊擺在媽媽身體前麵,再把玩具小狗擺到媽媽身體後麵。然後讓寶寶看好玩具小熊和玩具小狗的位置,告訴寶寶:“小熊在前麵,小狗在後麵。”讓寶寶明白前和後的意思。再拿一些物品分別放到桌子上麵、下麵,讓寶寶明白上和下,並可以分辨。通過這樣的小遊戲,讓寶寶對前和後,上和下有個初步的認識,從而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
學漢字
由於漢字具有獨特的結構造型,而且有豐富的形象信息,所以學習漢字是開發寶寶大腦,鍛煉思維的最佳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比學習語言更能激發大腦形成高級係統性思維的能力。
寶寶學習識字、閱讀要比說話容易一些。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很強的模仿識別能力,認識一個字並沒有從字的結構含義去認,而是將漢字作為一個圖形,從整體來識記的,這樣他們就可以不太費勁地記住很多漢字。所以,應把學漢字列為此階段寶寶學習的重要內容,並在生活和遊戲中隨時隨地教寶寶認識漢字。寶寶認識幾個漢字之後,常會隨時隨地找出自己所認識的字,並將找字作為一種樂趣。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在書報上找,也可在街上的廣告、路標、店牌以及電視節目中找,這種找字的遊戲不僅能起到複習、鞏固記憶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寶寶的識字興趣。
寶寶在學習漢字時,如果父母隻教其認字,忽略了讀和寫,會使寶寶在學習中表現出反感和抵觸情緒。教認字的目的不是教寶寶記住一個個漢字符號,而是讓寶寶理解符號代表的意義。例如,在教“蘋果”一詞時可讓寶寶一邊看著蘋果圖案,一邊讀“蘋果”兩個字,使寶寶把字和它所代表的意義聯係起來。
因此,正確的漢字教法應該是聽、說、讀、寫同時進行,而且要讓寶寶把一個字多看幾遍,並且記熟。如果寶寶對認字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讀字詞,父母再把文字及其所表達的實物一塊給寶寶看,但不能急於求成。
識別不同的職業稱呼
教寶寶識別不同的職業稱呼,既能提高認知能力,也能培養公共意識。這個小遊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寶寶出去的時候進行。
父母帶寶寶外出時,常會遇到許多不同職業的人,如乘公共汽車時可以認識售票員和司機;到醫院看病時可以認識醫生和護士;到超市購物時可以認識售貨員和收銀員;到餐館用餐時可以認識服務員或者炊事員;在郊區活動時還可以認識種地的農民;早晨在馬路上可以認識清掃道路的清潔工等。每當遇到相關的人時,父母都要隨時給寶寶介紹不同的職業名稱,以及他們所做的工作和作用,使寶寶學會尊敬不同職業的人,學會積極配合,如不隨地扔東西,以免清潔工阿姨辛苦;看病時不哭,這樣醫生才能把病診斷清楚並治好等。
溫馨小提示
父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自己說話應發音準確,說完整的、詞序正確的句子,可以用童話、連環畫、畫冊等,一邊刺激寶寶的好奇心,一邊教寶寶正確地說話。教說話時,不要隻讓寶寶聽,還要不斷地給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使寶寶想和父母說話,讓寶寶學會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
這個階段,父母還要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情和禮貌待人的方式。鼓勵寶寶和小夥伴成為朋友,一起玩耍。父母要常給寶寶講團結友愛的童話故事,告訴寶寶和小夥伴要友好相處,不能打人、不能咬人、不能哭鬧和爭搶。對這一階段的寶寶來說,認為接觸到喜歡的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所以,有些寶寶到鄰居或親友家做客時,看到桌上有糖果,往往不打招呼伸手就抓,理所當然地占為己有,而當別人向他要東西時,就會用小手緊緊抓住不肯輕易放手。如果硬拿走,寶寶有時還會哭鬧不止。這種占有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心理狀態,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結果,一般到3歲以後會逐步好轉。因此,對於寶寶的占有欲問題,父母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寶寶體智能測評加油站
接下來這一年裏,寶寶的整體發育將稍稍放慢速度。這一時期,寶寶發育最顯著的變化是身體的比例。寶寶的四肢變長,肌肉因為經常使用而變得強壯,體態變得挺拔了,腹部也變平了。新手父母要根據寶寶的變化,調整寶寶運動方式和遊戲種類。
寶寶體能發育標準
性 別
身 長
體 重
頭 圍
胸 圍
男寶寶
85.7~9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