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提煉與升華
周大新
藝術來源於生活。讀了李天岑的《找不回的感覺》,我不禁被作品裏的生活氣息所吸引,被作品裏的故事情節所觸動,仿佛走回了熟悉的故鄉,感觸良多。
正像作者在後記裏說的一樣,豐富的生活經曆使他獲得了豐富的創作素材。這些素材經過李天岑的妙手加工提煉,富涵了令人思考的深意。在《粉碎的玉鐲》中,主人公程之輝挖空心思,不惜妻子的玉鐲謀求“進步”,但卻不慎遭遇車禍,玉鐲和夢想同時粉碎,而最後,組織上卻決定提升他,不能不讓人思索。《找不回的感覺》中的文一峰找不回對過去戀人的感覺,正由於他對世俗功利在思想上存有一種反抗。戀人的容貌變化當然令他失望,而重要的是戀人的“縣長夫人”之說和求他幫忙之意,讓他的感覺出現了錯位。
李天岑用大量篇幅寫鄉村,但鄉村在李天岑的筆下,已經不是孫犁式的溫情脈脈,也不像賈平凹那種淡淡的憂傷,而是一種穿透人心的荒謬存在。在鄉村長大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渴望走出農村或者擁有自己真正的愛情,但他們卻大多與成功失之交臂。李天岑也涉及了官場的內容,但官場在李天岑的筆下,也不是反腐小說的那種大是大非的對決,而是一種真實客觀的存在,既大張旗鼓地弘揚了正氣,又可信而有趣。
李天岑顯然是熟練地掌握了小說寫作技巧的,每篇小說的模式構架都讓人無懈可擊,都恰到好處地把握住平衡,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體味小說敘述的智慧,一邊為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動。每篇小說的人物形象都刻畫得豐滿而富有生命,比如《賴四偷婚》中的賴四,《粉碎的玉鐲》中的程之輝,《找不回的感覺》中的文一峰等等,都給讀者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李天岑想象力非常豐富,甚至已超出了生活經驗的範疇,他在寫作這些小說時,思緒肯定是迫不及待地催著他手中的筆。他的情感非常細膩,幾乎可以領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所以他的故事大都曲折動人,真實得讓我們麵對他宛如麵對著自己。
花了兩天時間,我就把這部二十多萬字的小說集看完了。這個速度好像有點快,但我並非走馬觀花,而是這個小說集真的很好看,還很有趣,它能帶著我一口氣地把它讀完。
李天岑的生活經曆是他的一筆財富,他當過公社幹部,任過縣委書記,目前又擔任著有一千萬人口的南陽市市委副書記,厚實的生活積累,必能使他更好地感悟生活、提煉生活,使生活進一步升華,寫出更好看更有韻味的小說。
原載《光明日報》200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