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公共關係危機管理(2)(3 / 3)

基泰絲被他們這種把顧客當“上帝”的服務精神深深感動,她買這台唱機,是準備作為見麵禮送給東京外婆的。回到住所,她打開唱機試用時卻發現,唱機根本沒有裝機芯,不能用。當時她火冒三丈,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立即寫了一篇題為《笑臉背後的真麵目》的批評稿,並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到公司興師問罪。沒想到,公司及時糾正失誤如同救火,為了一台唱機,花費了這麼多精力。這些做法,基泰絲深為敬佩,她立即撤掉批評稿,並重寫了一篇題為《35次緊急電話》的特寫稿。

《35次緊急電話》稿件見報後,反響十分強烈,百貨公司因為一心為顧客著想而聲名鵲起,門庭若市。後來,這個故事被美國公共關係協會推薦為世界公共關係的典範案例。

5.媒體關係:響蜜列生存的技巧

在非洲一些地區,生存著一種灰色的小鳥,名叫響蜜列,它們是天生的尋找野蜂窩的能手。當在森林中發現一處野蜂窩後,響蜜列就會馬上飛向附近的村莊,從一間茅屋跳向另一間茅屋,大聲地吱吱叫嚷。聽到它們的叫聲後,村民們馬上意識到這種鳥可能找到蜜源了,於是他們緊急行動起來,準備了工具,跟著這些大喊大叫的鳥兒到森林中去。響蜜列帶領著他們從一處灌木叢奔向另一處灌木叢,最後來到野蜂窩近旁才停歇下來,站在附近枝頭靜靜地等候。人們找到準確的目標後,就動手搗毀蜂窩,取出蜂蜜,當然,他們不忘給他們帶路的向導——響蜜列留下一部分蜂蜜作為酬勞。

響蜜列自身沒有能力搗毀蜂窩,於是就借助村民的力量,而村民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找到那些野蜂巢,但是響蜜列卻幫了他們這個忙。村民與響蜜列之間配合默契,因此他們都從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把這個例子引用到企業危機管理方麵,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企業和媒體的關係也相當於響蜜列和村民的關係,他們在“獲取蜂蜜”方麵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企業和媒體要搞好關係,通力合作,這樣才能達到資源的最大優化,反之,如果二者之間出現問題,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媒體曝光有時是把企業的真實內幕公之於眾,有時則會有一些片麵報道、誇大報道和誤報。在2004年震驚全國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案件中,三鹿奶粉由於媒體刊登了不實消息而使企業陷入了危機。

2004年1月16日,安徽阜陽臨泉縣一戶村民投訴所購三鹿嬰兒奶粉有質量問題,後經阜陽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三鹿集團共同確認為假冒產品,並予以結案。

2004年3月29日,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全國上下開始了一次大討論和大整頓。但是,由於工作上的失誤,阜陽市疾病控製中心的工作人員錯誤的把假三鹿檢測結果當成真三鹿的結果曝光。該消息立刻被國內多家媒體和網站轉載,之後三鹿奶粉在全國多個市場被強行撤下櫃台、封存,據統計損失逾1000萬元。

得知此消息的三鹿集團高層領導立即去阜陽核實情況,總算弄清事實。

2004年4月24日,三鹿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經濟半小時”、“經濟信息聯播”及全國地級市以上的媒體都進行了糾正報道。

2004年4月28日,在中國兒童食品專業學會的組織下,三鹿集團與9家食品安全信用試點企業向阜陽市捐贈了4985箱嬰幼兒奶粉,用來幫助在偽劣奶粉事件中受害的嬰幼兒家庭。

危機發生之初,三鹿奶粉產量受到了極大影響,除總部所在地河北地區受影響較小外,全國其他各地銷量幾乎都出現了明顯下滑,部分地區甚至完全滯銷。但是三鹿方麵經過有效的危機公關,局麵迅速發生扭轉,2004年9月、10月三鹿奶粉銷量連創建廠以來的最高紀錄。

綜觀以上整個事件發生的始末,三鹿的表現一直都很妥當。

雖然2008年9月份三鹿因為三聚氰胺不幸倒下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它現在的錯誤而否定它的過去。在安徽阜陽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團表現還是十分積極的,雖然因為一些媒體的誤報給三鹿造成了損失,但是三鹿很快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反過來利用媒體又挽回了影響。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三鹿在對企業公共關係的處理方麵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而2008年9月份的三聚氰胺事件,三鹿麵對的不僅僅是危機管理的不足之處了,更多的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丟失。在這成敗之間,企業應該好好反省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