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蒙古人來了(2)(2 / 3)

蒙古人因為長期同金國以及南宋作戰,所以也掌握了這種火器。宋軍通常把震天雷稱為“鐵火炮”,但鐵火炮卻不是我們通常說的那種火炮,隻能算是早期的炸藥包,估計錯誤就是由此引發的。

那回回炮又是個什麼東東呢?

回回炮實際上就是個大型拋石機。

(回回炮示意圖)回回炮是由阿拉伯人製造,所以稱為回回炮。回回炮與普通拋石機相比,威力更為巨大。高約三丈,可射一百公斤重的炮石達數百米遠,再高的城牆也能越過。回回炮在蒙古人攻打襄陽時發揮了重大作用,史稱“中人立斃,中地下陷三四尺”。

回回炮最開始是扔石頭的,但蒙古人又有震天雷,自然就改扔震天雷了。根據史料,已經可以確定在攻打花剌子模的戰鬥中,回回炮的炮彈就已經改扔震天雷了。

所以,在文永之役中,往日本武士腦袋上扔的是由回回炮發射的震天雷,而不是什麼火炮打出來的炮彈。根據竹崎季長找人畫了文永之役繪卷來看,元軍用回回炮扔出去的是合碗形的震天雷。

震天雷厲害啊,爆炸時火光四濺,聲音又大,還冒煙,殺傷半徑也不小。

日本武士連帶他們的戰馬,哪裏見過這玩意兒啊!

運氣不好的,位於震天雷殺傷範圍內,被炸得血肉模糊,肢體橫飛;運氣好的,沒被炸死,也被嚇得半死,一個個麵如土色,渾身戰栗。他們的戰馬更是被震得屁滾尿流,無法控製,指東打西,滿世界亂竄。

這什麼玩意兒?

元軍會打雷啊!

日本武士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這是什麼樣的恐怖敵人啊,這仗簡直沒法打了。

蒙古人很厲害日本武士的防線在各個方麵都出現了不支的跡象。

但是,日本武士的戰鬥意誌也著實頑強,雖然死傷慘重,卻仍然沒有潰散。

盡管占有較大的優勢,元軍打得也很艱苦,打了整整一個白天,才將日本武士擊敗,使其退守太宰府。

元軍在高麗將領金方慶的率領下,先是攻下了日本武士重點防守的百道源陣地。負責防禦的鬆浦氏和原田氏遭到沉重打擊,鬆浦一族多數戰死,原田氏戰敗逃竄,百道源戰場日軍伏屍如麻。

日本《八番愚童訓》記載了當時日本武士的慘狀:

“蒙古數萬人,毒箭雨射,中則立斃;為畫一備,以承我衝擊,左右迥圍之,協力合擊,無一人得生脫者”。

元軍隨即向鹿原推進。沿途受到了陸續投入戰場的日本武士猛烈地抵抗。

元軍一部從博多灣東部箱崎方向登陸,占領了岸邊鬆林後,負責防守的大友賴泰部隊擋不住元軍的猛攻,向東南方向撤退。元軍占領箱崎得手後,迅速出兵從背後夾擊百道源方向的日本武士。

在百道源西邊的赤阪高地,元軍遭到了日本武士瘋狂地反擊。肥後國的禦家人菊池二郎武房和大友侘磨賴秀率領二百餘騎瘋了一般衝入元軍大隊當中,高呼著奮力廝殺。這兩百餘騎很快就被元軍圍住,一頓刀砍槍戳,將其殺傷一大半,主將菊池二郎武房和大友侘磨賴秀都被打落馬下,但在其郎黨武士的拚死救護下得以逃脫。

日本北九州各地武士先後趕到戰場,依舊不搞協同配合,按照一族一門的方式一隊一隊輪番進攻元軍。一隊打完了,再上一隊,占領赤阪高地的元軍見日軍人多,趕忙向鹿原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