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大逆轉(3)(1 / 2)

章邯、陳餘、龍且,你們安息吧。在這場殘酷的戰爭遊戲中,通往光榮的將相之路上隻能容身一人。如今,我即將登上人生的頂峰,如果你們在天之靈還有興趣當觀眾的話,請看下一場比賽,我將實現從將相向王侯的徹底飛越。

搞定龍且後,韓信心中突然萌發了一個可怕的欲望,這個可怕的欲望使他變成了一個可怕的人,同時也為他的未來掘下了墳墓。

這個墳墓的名字,就叫齊王。

欲望可以使人一夜成名、登堂入室,亦可以使人瞬間墜落,沉入地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然而當政治像一場賭博,而局中人又擁有絕對可以取勝的籌碼時,試問天下,此時有幾個人能控製內心膨脹的野心和欲望?

韓信的回答是,沒有。

回首韓信的一生,是奮鬥不息的一生,亦是傳奇出彩的一生。但是在韓信這層光鮮傳奇的色彩底下,他也曾經有過飄蕩不定的蹉跎歲月,有過曾經難以忍受的嘲笑恥辱,還有四處顛簸走投無路的困窘。

不在奮鬥中崛起,就在奮鬥中滅亡。而韓信在這段奮鬥的曆程中,又清醒地認識到,他一路打打殺殺,不過都是在為劉邦做嫁衣。說得更不好聽一點兒就是,在劉邦那裏,你韓信無非是一個過河的卒,一把殺人的利器。

不,我的夢想絕對不是這樣的。

我的一生都在努力擺脫命運的控製,而不是成為諸侯王牆壁上某個美麗的裝飾品。現在,我要重新覺醒,握緊寶劍,砸爛棋盤,重新博弈。

我還要莊重嚴肅地告訴劉邦:過去韓信是你手裏的一枚棋子,今天他將要以諸侯王的身份,參與戰爭市場競爭!

韓信這個可怕的想法,就好像今天某個大公司總經理,突然向老總提出要借用母公司的技術開一家連鎖店,而且連鎖店的實際經營權又正是他本人。不消多說,如果有哪家公司老總聽到下屬提出如此無理要求,第一反應就會是,提起凳子,直接砸人。

然而韓信卻斷定,他向劉邦提出這個開連鎖店的計劃,劉邦不但不會砸他,甚至還會成全他的夢想。

但有一點江湖規矩韓信不得不認真遵守,那就是要官也不能要得太露骨。他要充分利用前人關於厚黑學的研究成果,即在野心上塗上一層光亮的道德仁義,尋找一個美麗的借口向劉邦攤牌。

在這個世界上,和平和糧食難找,借口卻最好找。韓信馬上編了一個借口,派人向劉邦彙報。

他是這樣給自己的野心披上美麗外套的:“齊人虛偽多詐,反複無常,而且又倚仗著南邊與楚為鄰,很難擺平他們。敬請漢王允許我當假齊王,以便安撫他們!”

所謂假齊王,就是齊國的代理王。這就奇怪了,為何韓信沒有要求劉邦封他為真王,而偏來個假王,是不是他太不自信了?

其實,不是韓信的膽不夠大,也不是韓信的實力不夠強,而是韓信從來不做沒絕對把握的事。他在挖掘通往齊王之路中,必須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種策略我們又叫它兩全之策。

想想就可知道,韓信是以半要挾半商量的語氣向劉邦提出申請的,如果劉邦答應他當代理齊王,那遲早有一天也會轉正的。

但是,如果劉邦不識時務,徹底絕他齊王之路,那就對不起了,以前你奪過我一次帥位,這次你再想來奪相,門兒都沒有。同時,你也別想叫我替你攻打項羽了,甚至如果惹我不高興,我還有可能替項羽反過來抄你的老底呢。

韓信這招就叫虛張聲勢,探測虛實,而自己進退有餘,實在是妙不可言。

然而,韓信這個所謂的兩全之策,到了劉邦這裏卻成了一個兩難問題。

在劉邦看來,不管他是否答應韓信,劉邦本人都虧本。首先,酈食其本來就搞定齊王了,齊王這個位怎麼輪也輪不到你的,可你卻偏偏攻打齊國,害死了酈食其。這對你韓信來說是不虧什麼,可是我劉邦不但虧了一個酈食其,又虧了一個盟友,更虧了一支軍隊呀,你韓信手裏那些兵還是我叫蕭何從關中派出來給你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