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不僅僅在此,冒頓在活著的時候是你的女婿,自然不敢妄自兵戎相見。隻要冒頓一死,您的外孫自然就成為法理單於。自古以來,從來就沒聽說過外孫敢跟外公過不去的,將來您的外孫不但不會跟漢朝過不去,更是不必通過戰爭,就可以乖乖順服的。”
“請注意,皇上要嫁,就嫁貨真價實的公主。如果皇上舍不得,就不要行動,不然,一旦冒頓發現您送的是冒牌貨,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劉邦頓時愣住了。
眾所周知,劉邦生子若幹,女兒隻有魯元公主一個,早嫁張耳兒子張敖了。婁敬此舉,擺明就是要他拆散女兒夫妻,破壞他們的婚姻幸福,如果真這樣做了,這就有些殘忍了。
不過,為國家舍小家,向來是劉邦的做事之道。當年,兵敗彭城,為了逃命,一腳一個,都能把兒子女兒踢下車去。今天,國家無力對付匈奴,除了和親,別無選擇,為了天下,他犧牲女兒的婚姻生活,那又算得了什麼?
劉邦當場答應婁敬,願把女兒下嫁匈奴,換取和平,以求國家安寧!
在中國曆史上,讓漢人最驕傲的就是漢唐,讓人最鬱悶的就是宋朝。然而,漢唐之氣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長年實施和親政策下創造出來的。宋朝一直拒絕和親,誓死護衛臉麵工程,結果被群狼攻擊,國家越打越小,最後還被活活吞了去!
趨利避害,永遠是人類甚至是動物界的共同追求。劉邦貌似無奈,實則勇氣可嘉。舍小家,利大家,國難當前,就算舍小家救不了大家,但敢於去嚐試一條可能性的和解之路,這不也值得千秋讚頌嗎?
由此看,和親不是恥辱,下嫁並不可悲。喪失魄力,胸懷狹窄,才是最恥辱和最可悲的。
劉邦下定決心後,就去找皇後呂雉談話。
呂雉一聽,淚水馬上就像洪水滔天奔瀉而出,並且使出了女人的絕招哭訴道:“匈奴遙遠,冒頓如同禽獸,你把我女兒往他身上推,不就等於往虎口扔嗎?”
呂雉阿姨這麼一哭一鬧,搞得劉邦的心思全都亂了。
劉邦想想,多年以來,他似乎就沒認真關心過女兒。當亭長時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隻能趴在地上玩土堆,看著媽媽一人在地裏勞作。後來打天下,則是忙打仗,忙逃命,忙踢人,長期漂流在外,似乎也沒怎麼跟女兒說過幾句話,交過幾次心。如今,國家有事,竟然就要把她當一個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做得太過了呢?
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可我必須做一個負責任的皇帝。此時不讓女兒下地獄,誰下地獄?
這時,呂雉拭去眼淚,對劉邦說道:“大漢是你打下來的,要下地獄,也輪不到天子家。天下有的是女人,除我家女兒外,你愛找誰都行!”
難道非得找個替死鬼,呂雉才能罷休?劉邦想來想去,隻好退而求其次,找人頂替魯元公主下嫁匈奴!
公元前198年,冬天。
劉邦派人秘密到民間尋到一女子,並且宣稱其就是嫡長公主,準備嫁冒頓為妻。婁敬帶著這個替死鬼及一大堆厚禮出發了,他月初出發,月底就回到洛陽。
婁敬果然不辱使命,竟然讓匈奴同意和親,並簽訂了兩國友好條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漢朝以宗室公主嫁單於為閼氏,每年贈送一定數量的絮、繒、酒、食物給匈奴。
第二,漢朝與匈奴結為兄弟。兩族人民在各自地區從事生產,彼此互不侵擾。
第三,開放“關市”,準許兩族人民貿易往來。雙方通過關市交易,互通有無,加強經濟交流。
又一塊大石頭,從劉邦沉重的心頭落下,終於可以歇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