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柳暗花明
拯救呂雉的,就是中央最高監察部長(禦史大夫)——周昌。
周昌,沛縣人,秦時與從兄周苛皆為泗水卒吏。為人特點:說話口吃,但堅忍剛強,敢於直言。
周昌能混上禦史大夫,不是因為他敢於直言,而是托了他堂哥周苛的福。我們知道,當年項羽攻下滎陽時,項羽企圖以封大將收買周苛,卻不料被周苛一陣痛罵,一怒之下便把他烹了。事後,劉邦念周苛高義,封周昌為禦史大夫,承從兄之誌繼續為漢王服務。
其經典逸事有:有一次進宮奏事,不小心碰上劉邦和戚姬調情,周昌見狀,扭頭便走。劉邦一見,立即追上周昌,耍流氓般地騎在周昌脖子上,嘻嘻地問道:“禦史大人,你覺得俺像個什麼皇帝?”
周昌昂起頭,不客氣地說道:“陛……陛……下,你……想……想……聽真話,還……還……是假話?”
劉邦哈哈大笑:“我當然是想聽實話啦。”
周昌冷笑,嘴上立即迸出一句:“陛下即桀紂之主也。”
周昌這話,貌似玩笑話,實則暗藏威力。但劉邦卻假裝哈哈大笑,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就揚長而去了。
讓我們回到劉邦議太子事的現場。
當劉邦見周昌像猴子似的從人群中蹦出來,就料定這小子定要大鬧一場,破壞他的好事。
果然,周昌根本就沒心氣跟劉邦廢話,他一衝出來說道:“臣……臣……口才不好,但臣……臣……期……期……知道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陛……陛……下廢掉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抬杠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會抬得幽默、杠得開心。本來會議現場一直僵持不下,然周昌這幾個不知所雲的“期期期”幾字卻像一幕滑稽戲,讓一直繃著臉的劉邦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劉邦笑,群臣也跟著笑,躲在東廂的呂雉,也莫名地含著眼淚微笑。
這時,隻見劉邦宣布:“廢立太子一事,就以後再議吧。今天到此為止,散會!”
阿彌陀佛,劉盈終於暫時躲過一劫!
這不過是第一回合,呂雉還不能高興得過早。
劉邦隻是說,暫時擱置議論廢立一事,不等於不廢,也不等於不立。事實上,廢立一言一旦放出去,就隻能是一條路走到黑。
形勢逼得劉邦不得不為戚姬母子找一個萬全之策。此時,劉如意盡管被封為趙王,可是因為年紀小,加上劉邦疼愛有加,不能不留在身邊。可是趙國的行政必須找一個強悍又信得過的,並能壓得住太子和呂後及滿朝大臣的強相幫助劉如意打理趙國。可是放眼朝廷,誰才是最佳人選呢?
這時,有人向劉邦推薦,輔佐劉如意,非周昌莫屬。理由是:周昌此公,從呂後、太子到群臣,甚至皇帝您,無人不敬畏他。除了他之外,再也無合適人選。
這個意見,乍一聽,似乎是開國際大玩笑。
周昌剛剛反對立劉如意為太子,卻又派他去管理劉如意的封國,這不是更不能起到保護劉如意的作用嗎?
錯!最危險的人才是最安全的人。周昌此公,講原則,敢力鬥,不畏強權,活脫脫的一隻公老虎。而劉如意年幼孱弱如幼虎,不正需要這麼一隻生猛的公虎保護嗎?
太妙了!
此計一出,劉邦連連稱讚,立即召見周昌,開門見山就問道:“吾有一事想麻煩周公,不知周公可否成全吾願?”
周昌問:“何……何……何事?”
劉邦差點又笑,但他必須忍住,今天所談是一件相當相當嚴肅的事。劉邦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就是想指派您為我小兒趙相,替他打理趙國!”
周昌一下子傻掉了。
好久,周昌才對劉邦說道:“陛下,你不會是又拿我開玩笑吧,或許是,你對我攔你立劉如意為太子有意見,故意要整我?玩笑你可以開,要整我,你就明說,何必遮遮掩掩,我周昌可不是嚇大的。”
劉邦似乎看出周昌心中顧慮,接著說道:“周公不要多心,建議你當趙相,是另外有人替我想到的,他就是您的老部下——趙堯。”
趙堯,時任掌璽監察官(符璽禦史),周昌下屬。對於此人,周昌曾有朋友評價說,他肯定是接替周昌為禦史大夫之職的人。然而,周昌對他一直就是看不上眼,原因隻有一個,他年輕輩小,想接班,還早著呢。沒想到,這個小年輕竟然還有一手,在背後捅周昌一刀,無非就是想把周昌擠走,自己好接班換任。
周昌這才終於覺察問題的嚴重性,突然也變得沒有主意,一下子就哭了起來。
教周昌怎能不哭?諸侯國相級別和地方郡守相當,又與中央九卿同級,年收入二千石。現在周昌幹得好好的禦史大夫之職與丞相、太尉並稱為三公,年收入也是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