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鏟除異姓王(3)(1 / 3)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誌。

此歌詞,通俗地說就是:我走我的獨木橋,你走你的陽關道。此等誌向,用孟子的話說,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劉邦生逢此輩,封之不來,賞之不喜,威之不服,隻得聽之順之,歎息不得而罷。

張良一招,讓呂澤大長見識。

劉邦請不來的,劉盈請來了,足可見劉盈之賢。以賢爭天下,莫之以爭。妙極了。可問題又來了,此商山四皓,高齡八十以上,頭發須白,清高誌傲,如何請之?

張良繼續說道:“天下的隱士和神仙都是一路貨色,他們不是不願意出山,而是封賞不夠,態度不謙,誠意不足。所以你們就不必心疼金帛玉器,更要懂得謙恭待人,同時叫太子親自寫書一帛,派遣有口才的前去遊說,包你贏得神仙歸!”

果真找對人了!

最後,呂澤兄弟謝過張良,立即向呂雉彙報情況。緊接著,呂雉緊急讓呂澤派人奉太子書,並攜厚禮,卑躬屈膝,前往請人。果然不出張良所料,商山四皓被呂氏收買,願意出山跟隨太子。

活神仙會是救命草嗎?呂雉心裏忐忑不安,不禁為太子劉盈祈禱了起來。

四、誘殺韓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此時,韓信終於造反了。

我們有一萬個理由說他不必再反,但是他還是反了。凡是造反,陰謀先行。韓信當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有一個外應的搭檔,此人正是他的粉絲——陳豨。

陳豨者,宛朐人也。宛朐,故城在今山東菏澤縣西南。韓信和陳豨之造反陰謀,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的冬天。

當時,劉邦廢掉落荒而逃的劉喜,立劉如意為代王。同時,劉邦封陳豨為代相,率兵守代地。陳豨離開長安之前,向偶像韓信告辭,兩人就在院子裏種下了陰謀之樹。

這不是一次遠行,這是一次生死相許的戰鬥:我裏應,你外合。

韓信能夠下定決心造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當他勢如雄獅,足以三分天下時,蒯通勸他反,他不反;當他位居楚王,手握重兵,與諸侯相犄角時,他不反;然而,當手無一卒,唯有家奴數百時,他這才奮不顧身,要劉邦難看。

大勢已去,韓信擺明是在找死。

然而韓信卻想說:我生不如死,不如一死相搏之。人生,可怕的不是在低處看高山。可怕的是,當你上過高山之後,被人從巔峰推下山來,猶如困獸一般仰望無限的那種失落。這種失落,我韓信稱它為生不如死。

何嚐不是呢?回首往事:曾經,他流浪淮陰;曾經,他忍辱負重;曾經,提著三尺劍勇闖天涯;曾經,為項羽站過崗;曾經,為劉邦扛過槍;曾經,百萬雄兵,在手一握;曾經,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如今,舊事如夢,前不見光榮,後不見鼓掌,唯一的工作就是想當年,金戈鐵馬入夢來。可是夢醒之後,誰解英雄萬般愁緒啊。

是陳豨,又讓韓信看到了一線希望。

那時,韓信支開左右,像拉著初戀情人一樣地拉著陳豨的手,緩緩漫步於寂寞冷清的院庭當中。陳豨任由韓信拉去,任他撫摩。這種感覺真好。這就像一個暗戀多年的女子,突然投懷送抱,真不是一般的受寵若驚啊。

韓信先是什麼話都不說,隻是一個勁地仰天而歎。

韓信的歎息,仿佛是廉頗的歎息。廉頗老矣,食欲還能海量;韓信不老,為什麼就不能造反?反,是造出來的。要造,就造他個驚天地、泣鬼神。

於是,韓信突然停下長歎而問陳豨道:“子可與言乎?”

韓信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可以跟您說說心裏話嗎?

韓信一言,陳豨反而有些受寵若驚了。隻見陳豨連忙說道:“將軍您有什麼話就盡管吩咐吧!”

韓信不當將軍,已經很久了。虧你陳豨還呼我將軍,難得啊。

韓信接著說道:“您將要上任帶兵的地方,集結了天下最精銳的部隊。而你,又是皇上最信任的將領,如果有人打報告說你造反,肯定有人不信。但是當你真的造反時,皇上肯定親征,那麼到時我們倆裏應外合,大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