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這時,還沒等劉邦正式下詔,呂雉聽說劉邦要派劉盈親征英布,跌跌撞撞地衝到劉邦麵前,流著眼淚嗚嗚地哭個不停。
其實,呂雉這眼淚是帶著真情來演戲的。而給她導這場眼淚戲的人,正是太子背後那四個活神仙——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風聞劉邦要派太子親征英布,馬上緊急開會,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太子絕不能離開長安。
他們的理由是:
第一,太子出征,無非是為了立功。然而立功歸來,除了皇帝之外,再也沒有比太子更高的職位,所以立功無用。
第二,如果戰敗歸來,必受劉邦非議,借無能之名廢掉太子之位,更立劉如意。從現實的情況考慮,戰敗的可能性極大,因為劉盈年幼孱弱,馭諸將就如羊將狼,豈有不敗之理?
於是,商山四皓當即想出一個計策,叫呂雉趕緊到劉邦那裏哭鬧求情。不然,詔書一下,那就什麼都完了。
怎麼個整法,這個演講詞商山四皓都替她想好了,內容如下:“英布是天下猛將,擅長用兵,而各位將領,跟你都是平輩,叫太子統禦他們,跟教綿羊驅使狼群有什麼區別?他們可能不接受命令,而且一旦英布得知消息,肯定喜出望外,發兵西行,到時誰能抵擋得住?皇上您盡管有病,可您就算躺在戰車上,將領們也不敢不聽話,隻會努力殺敵。您雖辛苦,但為了大漢天下,為了妻子兒女,隻好委屈您親自再走一趟戰場了!”
果然妙計。於是,呂雉一跑去哭訴,劉邦聽得兩眼當即發直。
盡管說,呂雉有袒護太子之意,可說的都是實在話啊!他手下那幫將領,都是有脾氣有性格且個個功勞在身的,舉目天下,除了他,根本找不出一個可以拿捏他們的人。而太子掛帥出征,他們極有可能懈怠消極,這樣的話,英布就會舉兵向西,直插洛陽而來。到那時,大事可就真的不妙了。
想至此,劉邦又氣又怒,大聲罵道:“我就知道那小子根本就成不了器,老子隻好委屈一下,親自上馬了。”
劉邦想不罵都不行。戰爭形勢總是變幻莫測,征伐英布這場惡戰,一旦陷入僵局,不知要磨到猴年馬月。如果老天托福,還可以回到長安,再見見這美麗雄偉的宮殿;如果流年不順,或許就像當初嬴政一樣,半路被病魔攔腰斬命,伸伸腿就飛上天去了。
他不得不決定,在離開長安之前,做好回不了長安的準備。
首先,他依張良之計,給太子劉盈加將軍頭銜,統禦關中;同時,命令叔孫通做太子少傅,張良亦兼太子少傅,輔佐太子。接著,又征調三萬精銳,充當太子禁衛軍,駐屯霸上。
一個英布就弄得關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全民緊張,這禍惹得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出征這天,滿朝百官,全部為劉邦送行,一直送到霸上。
此時,張良也在送行隊伍當中。一直到曲郵(陝西省臨潼縣北),他才止步不前。跟從前一樣,臨別時總要說幾句心裏話。
這次,這個帝王之師特別叮囑劉邦:“我身體真的不行了,不然我也隨你出征。楚人剽悍,希望你多多照顧身體,不要隨意與他們爭鋒鬥氣!”
一番話讓劉邦聽來感動萬分,又萬千感慨。
十年前,張良回韓國之前,亦曾叮囑劉邦燒絕棧道,對項羽示無東出之意。那時,他們誰都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漢青山依舊在,可這生命的火柴卻燒得差不多了,討伐英布,唯有速戰速決才是上上之策。
劉邦告別張良,揮揮衣袖,向東挺進。等他到了前線後,發現英布已勢如破竹地向荊王劉賈發起了進攻。劉賈擋不住英布的淩厲攻勢,落荒而逃,死於富陵(江蘇省洪澤縣西北)。
緊接著,英布合並荊國部隊,北渡淮河,攻擊楚國。楚王劉交發兵與之對抗,然而沒幾個回合,楚軍就全部崩潰,讓英布如入無人之境,大舉向西。
形勢不妙,讓劉邦看得心裏十分焦灼。
轉眼冬天來了。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十月,劉邦和英布在蘄縣(安徽省宿州市南蘄縣集)遭遇了。這時劉邦發現,英布竟然以項羽兵法排兵布陣,跟他對抗。
眾所周知,項羽是傑出的軍事天才,而英布又曾是項羽麾下超一流的軍事將領。如今,劉邦看見英布,猶如看見項羽鬼魂再現,心裏不免一陣的惡心,一陣的憤怒。
惡心的是,牆頭草英布叛變了項羽,如今又依項羽兵法與之對抗;憤怒的是,以為擺出項羽陣法,拿來嚇唬他就可以了嗎?當年真項羽都不怕,還怕你這個假項羽嗎?
劉邦心裏窩著火,走到陣前,與英布相望喊話:“你好好的淮南王不當,何苦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