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生氣的樣子很可怕——怒火種種(1)(3 / 3)

◆處世感悟

生悶氣,並不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不幸事件、不如意事情,更多時候是人的主觀內在素質的弱點造成的。尤其是性格內向的人最愛生悶氣,遇到不顧心的事常常鬱積於心,不肯向人吐露,陷於焦慮、苦悶之中而不能自拔。過於注意自我,為個人利益患得患失,也會導致愛生悶氣。想得到的利益而沒得到時,有“患失之憂”,得到了又產生“患得之憂”。總之,得也憂,失也憂;進也憂,退也優;一天到晚憂心忡忡。

科學試驗告訴我們,人的感情無論怎樣壓抑,最終都要經過各種途徑宣泄出去。因此,生氣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解決。

首先應找出使自己生悶氣的原因:是什麼事使我們這樣?為什麼它會使我們這樣?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把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

盡量用客觀的態度來分析這件事,它是客觀存在的,它影響了我們的情緒。而我們的情緒不一定是這件事本身引起的,有可能是自己的思路,也即思考問題的方式、對事件的看法引起的。如果我們的看法是不合理的,比如說可能會想到周圍人都針對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但是這種想法顯然不合實際。就算有人針對我們,和我們過不去,但絕對不會是所有人都和我們過不去。整個世界都變得灰暗,是我們自己想成那樣的,和事實並不相符。所以我們要盡量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變得客觀些,冷靜地分析,我們就會慢慢發現,有些事情並不值得或者說不應該去為它生悶氣。

如果實在氣憤難平,影響到身心健康,建議去找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聊聊或是找心理谘詢師談談,傾訴內心的苦悶,也許會讓我們的心情得到放鬆。

另外,做一些放鬆運動,如瑜伽、太極,或者去參加一些自己喜愛的運動,到戶外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把心裏的事扔到一邊,也對心情的放鬆有幫助。

◆不生氣的智慧

生活是美麗的,珍愛生命,享受生活,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悶氣,傷了自己的身體。學會給自己找樂,想得開就活得不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吧,隻要開心快樂就好,請朋友們愛惜自己吧,活著真好!

●生氣時容易毀壞物品

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勃朗寧

任何人都有生氣的時候,隻不過發泄的方式不一樣。其中最“驚心動魄”的則要數摔東西。

一天黃某的老婆做錯了事,被黃某奚落了一頓後,心裏特別不高興。飯吃一半就不吃了,撅著嘴走到電腦前玩遊戲。黃某一看就知道自己錯了,於是開始哄她吃飯。他說:“快吃飯吧,你看撅著嘴多難看。”並且把手裏的鏡子放在她麵前。誰知她拿過鏡子,一下子摔得粉碎。

這時,黃某心裏特別不好受,他最煩別人生氣時摔東西了。更何況還是鏡子,有道是“破鏡難重圓”。以前她也摔過兩次東西,他都忍了,這次真是太過分了。

黃某越想越氣:摔東西誰不會啊,你不是摔鏡子嗎?看看我都摔什麼。他掃了一眼桌子上的東西,抓起了不鏽鋼飯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當”的一聲,連自己都嚇了一跳。但是黃某的老婆並沒多大的反應。

黃某又把飯盒的蓋子摔在了地上。然後又氣呼呼地說:“你會生氣,我也會,大家一起摔好了。”老婆還是沒有反應,隻是在那兒默默地玩遊戲。

“真是夠失敗的!”黃某氣紅了眼,搬起電腦“咣當”一下摔到地上……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如果我們像黃某夫妻一樣為了一些小事而生氣,不僅什麼事情也辦不了,還會破壞自己的好心情。

沒有人願意生氣,可我們還是會經常為小事而生氣。生氣不僅是對挫折、被侵犯以及對被不合理對待的反應,而且也會成為一種習慣。在盛氣中,我們會容易做出沒有經過審慎判斷的事。因此,生氣時不少人把毀壞物品作為發泄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