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的智慧
燕丹子說:“血勇之人,怒而麵赤;脈勇之人,怒而麵青;骨勇之人,怒而麵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生而喜怒不形於色,那天賦實在不厚了。
●生悶氣傷身體
不輕易發怒,勝於勇士。——所羅門
王女士在某外企公司工作,一直擔任重要職務。兩年前部門來了一位年輕的女同事,她有活力、有幹勁,很快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認可。王女士漸漸地不受重視,因此,心裏很煩悶。工作上不順心,她想把心裏話說給老公聽,可是老公太忙,沒有時間聽她說話。這樣一來,她就常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生悶氣。不久,她總感到左側乳房脹痛,用手一摸還有腫塊。到醫院檢查後得知,是乳腺小葉增生。醫生詢問了王女士的情況後,給她開了一張心理處方:要想不乳痛,不要生悶氣。
現實中像王女士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生氣時不是想法發泄,而是悶聲不響,生悶氣。愛生悶氣是個很不好的習慣。生悶氣,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會生活的人,都懂得自我解脫、自我調節,遇到煩惱的事能夠不想它或驅走它;而愛生悶氣的人則不然,常把盲目的、無用的怨恨和遺憾留在自己的思緒裏,不能擺脫心中的煩悶。這不是在自我折磨嗎?
從心理上講,生悶氣是一種不愉快的情感,是一種消極的甚至是有破壞性的心境。我國古代醫書上就寫著“百病之生於氣也”,“怒傷肝,憂傷肺”,不愉快的情緒可以使內髒活動紊亂、內分泌係統失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長期煩悶、苦惱,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和冠心病。
情緒不好,記憶力要減弱,思維能力也受影響,必然會影響工作和學習。愛生悶氣,也影響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成天悶悶不樂,更難於交到朋友。
另外,愛生悶氣很影響夫妻感情。夫妻間偶爾鬧點別扭,生生氣,這對於絕大多數恩愛夫妻來說無多大妨礙,也很快會“煙消雲散”“和好如初”。不過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夫妻,一生氣就沒完沒了,誰也不和對方說話,繃著臉,陰沉沉地總不見“晴天”。
自從舉家由黑龍江遷到大連後,蓋某原以為日子會越過越紅火,但沒想到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常跟妻子吵架,夫妻關係日益惡化。蓋某性格較內向,話語較少,吵架拌嘴的時候當然說不過妻子,因此他常常一個人生悶氣。
一天,蓋某像往常一樣心急如焚地等著兒子小峰回家,並不由自主地埋怨妻子太溺愛孩子,因此二人又吵了起來。兒子小峰從網吧回到家,一見父母吵作一團,便知趣地躲進屋內。
吵了一會兒後,妻子不再理蓋某,躺到床上睡覺。蓋某的氣沒處撒,索性把自己關到廁所裏悶頭抽煙。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後,蓋某突然從廁所衝出來,氣憤地大吼道:“這日子沒法過了,還不如一把火燒了幹淨。”說完摔門而出。他到加油站買了小半桶汽油,回到家中二話沒說就將汽油潑向屋裏,嚇得妻兒奪門而逃。跑出不遠,母子倆回頭一望,家中已是濃煙滾滾,蓋某站在屋門口放聲痛哭。
惡劣的情緒是致病的凶手。惡劣情緒對健康危害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強度和持續的時間。所謂強度是指生氣的程度是輕微地不滿還是惱怒,或者是有度的憤怒;持續時間指生氣是短暫的幾分鍾至幾十分鍾,還是幾天甚至更長。夫妻之間生悶氣,開始時可能大多是不滿或惱怒的“小氣”,但鬱結在心中太長矛盾不解決,相互之間會越發看不順眼,結果使矛盾更加嚴重,“小氣”變成“大氣”。夫妻間生悶氣是一種慢性的精神折磨,會使人體內各係統、各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受到抑製,進而使機體平衡遭到破壞,免疫水平降低,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夫妻長期生悶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招致嚴重的後果——夫妻感情出現裂痕乃至感情完全破裂。
其實夫妻間不用生悶氣的方法去處理矛盾,而是有話講到明處,把心裏的不痛快和怨氣及時的宣泄出來,隻要方式得當,並不會傷害夫妻間的感情。因為正常的交換意見屬於夫妻間的感情疏導,它是維係雙方感情的主要紐帶之一,又是保持夫妻雙方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當然,這要要求夫妻雙方都能以深沉和真摯去理解和體諒對方,當丈夫或妻子向自己宣泄憂憤時,應盡量幫助對方分解苦惱,而不是過分指責與挑剔。夫妻雙方不僅是愛情的共享者,還應是生活上的知音,當一方宣泄感情時如能及時得到對方的體諒與理解,那就是精神上最大的關懷,也是愛意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