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驁還是不敢應聲。
王太後又說道:“你不能跟張放待在一起了,必須讓他回自己的封國去。”
富平侯張放的封國,即今天的寧夏吳忠市西南金積鎮。長安繁華如夢,宮中美女如雲,夜生活豐富多彩,竟然要叫張放回封國,那不等於要他的命嗎?
劉驁裝出臉色很難看的樣子,敷衍地說道:“好吧。沒事就先這樣吧。”
王太後就知道,劉驁會給她打馬虎眼。劉驁前腳出宮,她後腳就把王家那五侯叫來,吩咐道:“馬上叫丞相和禦史準備材料,彈劾張放。早把張放趕出長安,我才會早一天心安。”
此時,漢朝的丞相和禦史大夫分別是薛宣和翟方進。兩人速度極快,馬上聯合上疏,陳列了張放若幹罪狀。
有兩條特別重要,分別如下:張放驕傲放縱,奢侈荒唐,擾亂國家綱常,這是其一;張放家奴,目無王法,到處橫行霸道,這是其二。
劉驁看著看著,不禁泄氣了,這次他真是扛不住了,張放是必須離開長安,離開他這個親密朋友了。
劉驁做出了讓步,但不是絕對的妥協。他沒有同意叫張放回封國,而是把他調到北地郡任都尉。
沒人知道,此時劉驁心裏已經打了個小算盤。過段時間,等風頭過了,王太後一冷漠,再悄悄放張放回長安,到時兩人又可以團聚了。
劉驁真是太天真了。殊不知,王太後已經想好了,如果她還活著,張放做夢都別想回來。王太後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事實上,她真做到了。
所謂知子莫如母,如果王太後狠下心來陪劉驁玩,劉驁還不夠檔次。劉驁心裏有幾根弦,王太後是了如指掌的。現在,她不但要盯死劉驁,還要派人去盯住張放。
那麼,誰來監視張放呢?王太後已經想好了,穀永最合適。張放到北地郡後,穀永就被調到北地郡當太守。貌似巧合,實則非然。穀永一到任上,長安災異連連,於是趁機給劉驁上了一封奏疏。
北地郡距離長安遙遠,穀永也不怕劉驁下追殺令了。他的奏疏火藥味仍然很濃,內容仍然老調重彈,還是那種意思:
上天已經警告陛下了,陛下如果還專寵某人,不主動靠近行為端正、性格善良的女人,上天還要以災異懲罰。
最後,再奉勸您一句:不要私自出遊,不要酗酒,不要再瘋玩女人。做人規矩點,總會有好報的。
劉驁不傻,他知道張放就在穀永眼皮底下。為了張放,他還是悠著點。所以,當他讀著穀永的奏疏時,不再做劇烈反應了,而是一邊稱讚一邊對身邊的人說道:“好呀,穀永郡守把問題說到點子上了。”
劉驁的話,馬上傳到王太後那裏。王太後一聽,就笑了。煙幕彈,絕對是煙幕彈。等著吧,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麼詭計來。
果然,幾個月後,劉驁以為風聲已息,迅速將張放召回長安,任命為侍中。但是他沒想到,任命一下,王太後的紙條就傳到了。
皇帝寵幸被母後死壓,劉驁不是第一個。曾記否,漢景帝劉啟時代,長安出了個聞名天下的酷吏,名喚郅都,外號“蒼鷹”。此人牛到什麼程度,他一到匈奴邊境,連箭都不用射,隻要叫人到外麵一傳,說郅都來了,準備在此長期駐紮。匈奴人二話不說,撒腿就跑。
那時,劉啟挺寵郅都,可是竇太後一點兒都不喜歡他。不喜歡,主要是他殺氣太重,連列侯宗室都不放在眼裏。於是乎,竇太後準備收拾他,劉啟馬上將郅都調往外地。過了不久,劉啟以為沒事了,準備將郅都召回長安,結果還是被竇太後派人搜集材料,把他殺了,攔都攔不住。
現在對劉驁來說,王太後是他的手心肉,而張放則是他的手背肉。兩邊都是肉,的確很難辦,但是非要砍一邊肉的時候,張放是逃不了的。
王太後托人傳的紙條,上麵隻有一句話:你沒有按我說的話做,為什麼又讓張放回長安了?
多一句都沒有了。但是劉驁一看,驚得眼皮都跳了。他終於明白,王太後還是不能放過張放。
劉驁隻好再讓張放暫時離開長安,不過這次並沒有回北地郡。穀永在那裏太危險了。劉驁給張放挪了一個地方——天水郡。官職還是武官,移民區駐軍司令(典國都尉)。
送張放離開長安的時候,劉驁眼睛都哭腫了。他再三告訴張放:“兄弟再忍忍吧,我是不會丟下你不管的。一有機會,我就把你召回來團聚。”
張放走後,劉驁就開始數著光陰等機會。然而老天不給他機會,漢朝又接連發生災異,這是不祥的兆頭。於是乎,劉驁就在等待中忍耐,在忍耐中學會表演。